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聊《道德经》的第十章。来看这句话,“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这话在帛书乙本出现之前,各家版本莫衷一是,都不一样。《道德经》主要就难讲在这,因为每个版本都不一样,比如说王弼的版本是这么写的,他说“无为”,“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四方的事、天下事您都知道了,但是您能不能保持无为的状态,这是一种说法。
傅本说的是“无以为”,“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您天下事都明白了,您能不能不为什么去做事?去不做事?这个解释也是比较模糊的。河上公本是这么说的,“明白四达,能无知?”,天下事都明白了,您能不能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当做不知道,一种比不知道的状态去知道,这也是一种说法,等等,每个版本都不同。但是帛书乙本出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是“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什么意思?过去讲“明白四达”,大家往往都是这么讲的,天下事我都知道了,四方的事我都知道,明白了,心里明白了,这意思。
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其实河上公在这讲的是对的,“明白四达”的意思就是像太阳一样,“天之道”一样,让阳光撒遍世界,明白是明亮、光亮的意思,让这光亮达到四方、遍满世界,这种状态讲的是领导者。一个公司的领导,能不能对员工的好处,给员工的恩惠、福利,对员工这种好能够达到公司的各个角落,是这意思。“明白四达”的角度来讲就很清楚了,就像“天之道”一样,“天之道”让万物生长,把阳光施与万物,树木生长。老子接着说,“能毋以知乎?”,“知”也通智力的“智”,就是你让你的恩惠、对大家的好处达到四方,但是能不能保持一种无智,没有智的状态,就是不以各种形式,没有各种目的的状态,“知”是一种具体的形式的意思。好比“天之道”,让万物生长,使得阳光达向四方。“天之道”有什么目的吗?没有,以各种形式通知你了,我要给大家阳光了有没有?没有,它自然的去施与,没有任何形式上的教条的东西,所以这叫“毋以知乎”。这种状态,如果做领导的话,这人了不起了,符合天之道。
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说论教育,曾经有位古代哲人论教育,说教育这事,不要带着太强的功利性,我为了什么、怎么样,不要太强的功利性,这事就看条件,就像阳光跟大地一样。您一直照着种子,种子就发芽了吗?没有,要等待着雨水,有水分才行;你一直下雨,给它浇水,它就发芽了吗?没有,要等待阳光。所以条件成熟了,种子就会发芽,但是不要着急,我就给你浇水你就发芽,不一定的,教育是这样的,我作为一个教育者,不要抱着企图心去进行教育,就去这么做,至于回报如何,等待条件,等待机缘。
我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医名家李可老先生,曾经拜访南怀瑾老先生,就请教一个问题。中医什么时候能复兴?我多想让中医复兴。南怀瑾老先生说的非常好,他说等待机缘,这几个字,别着急。这东西强行让它复兴也没什么好处,等待机缘。慢慢条件成熟了,大家健康需要中医了,中医自然复兴,是这样的。教育什么都如此,比如说我们来进行国学教育,其实现在好多老百姓不接受国学的,一谈国学就勃然大怒,认为西方的好,但是您问他西方的《国富论》看过没有?没读过。《圣经》读过?没读过。就是西方的好,自由好等等。这是学片面了,东西方文化怎么就不能兼容,东方文化在修身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是很多人不接受,会反抗。你讲《弟子规》他会骂你,不着急,我们一点点就做这个工作,等待机缘。慢慢,人们互相敌视、互相谩骂,一张口上网上一写东西,话都很脏的,慢慢人们觉得很讨厌这种状态了,需要进行人身修养的时候,您再看看古代的这些修身养性的东西,有用的。这时候就会慢慢接受的,不着急。
这就是“天之道”,“天之道”是这样,它给万物施与阳光、施与世界,但是“无以知”,人家没用各种形式,而且等待回报,有目的性,没有。自然施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再比如做公司的领导,做公司领导的时候,有的领导给员工的福利是暴风雨式的,突然一下来了,大张旗鼓,我你看我对员工特别好,我最近又发了一笔什么钱,这种状态也是好的,但是跟老子讲的这种境界还是有距离的。老子讲的是什么状态?
“毋以知”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可以解释成“智”的解释,也可以解释成毋以各位知晓的形式,都以知晓的形式,应该像太阳一样默默施与,像“天之道”一样默默施与。如果公司领导对员工好,可能会在各方面去暗暗地施与员工好处,给员工以成长的条件。比如说,看见有的员工不错,需要成长了,默默把你调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然后送你出去培训。但是说我就对你好,你看,不要这样,别的员工怎么看,您就是这么给大家各种成长的机会,给大家福利。但是要保持一种非常低调的状态,潜移默化地去进行,这种境界会更高,这是“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希望各位一点点去领会。
如果能达到这境界了,那人生大圆融了,我们作为一个老师,达到这个状态,您应该说是教育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作为公司的领导,如果“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那您的领导境界已经是非常高了。其实老子的每一句话拿出来仔细琢磨,在我们生活中、领导工作中,都能得到运用、启发。今天我们就聊到这,这句话是有很多争议的,我觉得帛书乙本把这种争议就给解决了,我觉得这是比较符合老子原意的一种解释方法。
今天就聊到这,明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再见。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