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子修真心传

附五:《太上内观心法》

一、太上内观心法简介

《太上内观心法》源于太上老子,是老子师法上古圣人绝学,最终修炼得道后而留下来的无上乘洗心之法,修炼该法,可使修行者直接契入无为而无不为之高维境界,链接天道能量,最终破迷开悟,离一切相,修一切善,除一切苦,得祖师智、根本智、无上智、自然智乃至一切智。老子将该法蛰藏于《道德经》五千言之中,退藏于密,旨在以心印心,秘授有缘,若修行者领悟此法,勤而行之,待笃行深定之时,则自能明悟玄妙、至简之无极大道。

古人言:修道者多如牛皮,得道者凤毛麟角。何故也?多源于信德能量不足所致也。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德能量不足,则难以诚心向道,若存若亡,半途而废,更有信德全失者,整日将心向外求道,盲修瞎练,以致生命能量耗散殆尽,仍不见道也。

该法是上医学派发起人谭清风先生叩道圣门,秉三圣为本师,经多年苦修实证、闭关参悟后,从老子五千言中悉心挖掘提炼完善而成,以浅显易懂之法理,旨在使其发扬光大,传付更多有缘。

《太上内观印心法偈》

上古传心秘,太上化有情。

内观见性法,四句可为凭。

不压亦不厌,不随亦不迎。

微眇透玄达,行深自然明。

要转变观念,就要学会观“念”。具体落实在内观中,就是说:念头生起后,要做到“十不”法则,哪十不呢?即:念头生起后,要不理不睬、不厌不喜、不压不举、不收不随、不断不续。要做到不分别,即:一个念头生起来后,心不另外起一个分别这个念头的念头,只是了了分明的、如实的觉照、觉知它。

如果做不到“十不”,那先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有为法刻意训练,即:念头生起来后,用清净心顺着念头跑一段,但不做任何其它的干预和处理,任其自生自灭,任由念头自行向前流动,慢慢自然湮灭于自性清静大海中。

古大德说:念起是病,不续是药。念头生起后,不要再念上生念,念念相续,念念缠绕,否则,心就容易被念头搅乱,而不能清静。

二、打坐内观与修道答疑

1. 内观与冥想的根本区别?

答:内观是无为法,是如实的观照,是不刻意的用意念去导引观想。冥想是有为法,是刻意调用意念去引导、观想法。

2. 《太上内观心法》的目标是什么?

答:开悟,也即明心见性。

3. 如何理解“视之不见 ”?

答:“视之不见”四个字是内观的核心。首先,从经文来看,通行版本和帛书版本中关于“视之不见”的表述是不一样的,如下:

通行版:视之不见,名曰夷。

帛书版: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我们认为帛书版更为接近老子原意,为什么呢?因为《道德经》第14和第15这两章甚至包括第16、17、18、19章并不是孤立的章节,前后都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在第15章中,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识。” 这里的“微”字,我们认为其实就是老子承接第14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一句继续向我们揭示上古修道者的修道秘诀的,这个秘诀就是“微观”。

我们认为“微观”的总持法,就是第14章开篇“视之而弗见”这几个字,而“微观”的内观次第,就是15章中的“眇、玄、达”三个字,籍此进入深不可识的禅定状态,进而体认到本心实相,所以,这两章背后,老子其实是在暗示我们修行的方法及次第境界,也即:修行方法是:微观 。所谓微观,即内观法,下面会讲到。

内观次第是:微眇玄达。

内观境界是:深不可识。

下面,再来体会下,如何内观才是“视之而弗见”的真正境界。

首先,“视之”的“视”字与“看”字的意思是不同的,“视”是内观,内视,是返观内照;而“看”是外观,是向外看。我们看,“视”字左边一个“示”字旁,从造字本义上分析,“视”这个行为与无形的“神”的沟通有关,而不是与外境沟通。

在内观中,所谓的“神”就是指我们的本心本性,道家称之为元神。所以,“视之”就是返观内视,内视我们的本心本性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应该可以明确的知道:老子这本《道德经》是一本修行之书,是一本需要实修实证的书,而不能简单的把它当成学术学问,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层面。那么,如何“内视”或内观呢?老子告诉我们说要:“视之而弗见”,这该如何理解呢?我们看“视”字右边包含了一个“见”字,这告诉我们“视”这个动作本身是带着个人的意见、见解的一种观察方法。但老子却让我们视之而弗见,这应该是老子实证得来的经验,其次,内观时,只有做到“弗见”,才能明悟本心,证见本性。

我们再来看看“弗见”的意思,“弗见”的“弗字含有束缚、缠缚、约束的意思。因此,“弗见”就是告诉我们在内观本心本性的过程中,要约束住自己的个人见解,更进一步说要打掉自己的第六意识心(道家称之为识神),使其不要生起意见来,不要带着任何偏见和见解,而是如实的体认、觉知我们的本心本性,这是第一步。

然后,再进一步守住我们的本心本性,以此反观我们的意识心中冒出的一个个细微的念头,至于念头冒出来后,我们该进一步如何观“念”,老子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念头生起后,不随着它,也不迎着它,不压制它、不抬举它、不欢喜它,也不讨厌它,只是如实的觉照它,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这即是“视之而弗见”的内观功夫,做到这一点,老子说就叫“微”,所谓“微”就是微观,就是内观我们本心中冒出来的一个个微弱、细微的念头。

当然,关于“微观”的更多细节,老子在第15章中借用上古修道者的心法秘诀,也即“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八个字,给我们做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另外,老子在第20章、第23章中,也反复提及说:“自见者,不明;不自见,故明”,这是老子再反复的提醒修道者:在内观的过程中,只有打掉自己的见解,即不执着于自己的见解、意见,也不执着于内观中所见到的种种幻相,才能真正的明悟本心,照见本性,这也是开悟最基本、最根本的修行功夫。

4. 打坐时出现幻象怎么办?

答:打坐进入定境时,幻象生起来了,做到视而不见,不理不睬,但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化之;念头生起来了,不迎不随,但以清净心觉照之,任其自生自灭而回归清静本心。

5. 内观中,为什么见不到实相?

答: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你没安好心;二是,你别有用心。

6. 如何才是“安好心”?

答:无执心,即是安好心;等持心,即是安好心;清静心,即是安好心。

7. 什么是无执心?

答:心不随念转,即是无执; 心不随境、相转,即是无执。前念不生后念,即是无执;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即是无执。

8. 如何是等持心?

答:无执,即等持;清静,即等持。无二无别,即是等持。既了了分明,又不另生别念;不落二元对立,也不着边际,即是等持。

9. 内观中,什么叫“别有用心”?

答: 心不清静,念上生念,是谓别有用心;以新念压旧念,是谓别有用心;以新念举旧念,是谓别有用心;新念迎着旧念跑,是谓别有用心;新念随着旧念跑,是谓别有用心;念上旁生支念,是谓别有用心;一念起后,又生厌离心,是谓别有用心;一念起后,又生欢喜心,是谓别有用心。

10. 老子说的“玄鉴”,是什么意思?

答: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道”其实就是老子教修道者用来修心的一面镜子、一个参照物而已,在《道德经》中,老子把“心体”比喻为“玄鉴”。玄,是青色,玄鉴就是青铜镜的意思,老子以“镜子”来比喻心体,心体是镜子,道体就是镜子中虚相,镜子有多大,相就有多大,或者说:道体就有多大,心体就有多大。道体是无极的,心体也是无极的,道体和心体从本体上是一个东西。只是,凡人很难做到收敛心念,总是喜欢向外攀缘,心外求道,所以,老子不得已,为了顺应众生之喜好,随缘度化而勉强创造出一个“道”来,旨在教人参照着“道”来修心体罢了。

所以,名为修道,实际上就是参照镜子中的“道体”去修我们的本心,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把 “道体”修到我们的“心体”上,使道体与心体合而为一,如此,我们的德性能量(也即潜能)、智慧明光才能开显出来。

11. 内观中如何用“玄鉴”来“观其妙”和“观其所噭”?

答:“恒无欲,以观其妙”,当心上没有任何欲念、没有任何念头、一念不生的时候,就回归“玄鉴”的心镜本然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我、真我状态。

当回归到真我,我们就能“观其妙”,所谓“观其妙”就是内观本心这面“玄鉴”具足“无中生有”之妙。用《太上内观心法》内观其妙过程中,应时时内守“玄鉴”,不可须臾离也,然后以此如实的觉知、觉照各种念头的生起,不理不睬、不可思议、不随不迎、不压不厌,只是如实的觉知、觉照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内观觉照念头在清静本心中逐渐强烈显化成物之虚象后,又最终烟消云散,回复本心清静大海之中,这就是“复归其根”。

 “恒有欲,以观其所噭”,在“观其妙”的功夫纯熟之后,也即心不对念头产生任何的执着、妄想之后,可以接着“观其所噭”,如何观呢?就是在一个念头生起后,可以另起一念,随迎着前念向前跑一小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即不执着于前念,也不执着于后念。前念和后念始终保持藕断丝连、若即若离的状态,每个念头井然有序、一环扣一环,极具逻辑,而不会纠缠不清如一团乱麻,并且能做到随时可以从前念、后念中抽离出来,这就是观其所缴的大概过程。

12. 念头生起后,观照不起来怎么办?

答:给你隆重介绍一位菩萨,这位菩萨叫:算了菩萨。算了菩萨是常不清真人的大护法。观照不起来时,赶快请算了菩萨来帮忙,默念:算了,算了。这位菩萨就来了,算了菩萨一来,常不清真人也会随之而来了。

13. “算了”菩萨隐喻什么?

答:算是算计,清算,算账;了,是了念,了业,了病,了了无痕。老子说:善数者,不用筹策。真正善于计算的人,不用打算盘,人心不算,天心自算,天心就是我们的本心,真心。内观时,一个念头生起来了,不要另起一个念头和它算账,不找它的麻烦,不和它纠缠不清,把他直接拉清单,交给常不清真人处理,自然的将其清理干净,最后它自然就不了了之、了了无痕、无影无踪了,这就是算了。

14. “待人接物”是不是可以用“算了”法?

答:当然可以。内观纯熟了,同样,就可以用在待人接物上:吃亏时,默念算了,算了。吃亏,是清算自己的旧账,了自己的旧业,增自己的福报,算了、算了。受罪时,默念算了,算了,受罪,是在清算自己过去世以来的罪业,是在了旧业,增智慧,算了,算了。

生病时,默念算了算了,生病,就是了病,不与病魔算计,不对抗它,不想着消灭、杀死它,不把它放在心上,病魔也不把你放在心上,你放过它,它也放过你。算了,算了。

与人交往时,不过于计算得失,不相互算计,不以害人来利己,彼此多为对方着想,如此是非、矛盾、纠结等各种问题,就很容易化解了,智慧,福报也就现前了。算了,算了。

15. 常不清真人是谁?

答: 所谓常不清真人,就是我们的真我、本我。这位真人因“常不清”,不分别、不妄想、不执着,总是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凡事不计较、不算计、不分别、不执着,故名常不清真人。

《法华经》中,有位常不轻菩萨,见人就拜,不轻慢任何人,这是教人如何从外在去修行自己,打掉贡高我慢、打掉那个自以为是的假“我”的方法,人人都有我执,不肯吃亏,不愿受罪,不想生病,总是执着于占便宜、执着于幸福、执着于自私的、贡高我慢的小我,所以,无执,无执,就是把“我”拿掉,把我拿到了,谁还“执”呢?

若参照禅门的法报化三身的分类法,法身是本体,报身是智慧和功用,化身是显相。常不清真人,是法身(体),算了菩萨,是报身(用)。常不经菩萨,是报身和化身的集合体(用与相),属于智慧运用。所以,待人接物,我们可以:

外学常不轻菩萨,默念算了菩萨,内观常不清真人。

遇到吃亏、受罪、生病等逆境时,要请常不清真人来帮忙,可以默念四字真言:算了、算了。常不清真人就现前了,给大家一首偈子:

外修常不轻,内观常不清。

不轻也不清,福慧自然生。

  为人处事,去掉我慢,向常不轻菩萨学习,才能谦虚,谦虚使人进步,谦虚才能遇到愿意帮助你的贵人。回归真我,向“常不清真人”学习,打掉执着,看穿不揭穿,看透不说透,看破不点破,难得糊涂,大智若愚。

16. 内观能开发创意、灵感吗?

答:答案是肯定的。内观中,当“观其妙”的功夫纯熟后,进入“观其所缴”的阶段时,灵感、创意、思维逻辑、智慧能都会自然产生了。此时,随着念头一个个的涌出,念念成形,就显化成各种智慧(思维逻辑)、方法(术)以及各种奇思妙想、创意、灵感。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对世间各种物理现象进行加工、整理、提纯而形成各种知识,进而创造出小到桌椅板凳,大至原子弹、宇宙飞船、计算机、互联网等各种有形无形的科技产品,这种创造力的本源,就是我们的本心,离开心的思维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

17. 如何识人?

答:识人,必会识心。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又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如果不识心,而只是学点面相、手相知识,妄想通过识相来识人的话,那你很容易看走眼,识错人。

真正的有道高人,是不着相的,他早已破相、离相了,所以相上识人,是不究竟的,你若妄想凭相识人,如果遇到真正的高人,也是相逢对面不相识,与你擦肩而过,机会错失了,你自己都不知道。

18. 如何识心?

答:识心,必先识自心。王阳明说:“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陆游在《老学庵》诗中说:“吾心本自同天地,俗学何知溺秕糠?”自心与他心无二无别,明了自心,稍加用功,自然通他心,自然能识人。识自心,就是识自己的真心。只有认识自己的真心,你才能见真相、实相,才能做真人。

所谓:真人不说假话,因为真人用的是真心。不识真心,你就是虚伪的小人,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一切都是假的。试想:一个虚伪之人,怎能有识别真人的本事呢?

19. 如何识真心?

答: 识真心,首先要有信,无条件的信自己,信自己有一颗本自具足的真心。

复次,要有愿,愿意回归真心、依止真我,永远不做真我的叛徒,不背叛真我,不背叛真心。

复次,要践行,有了愿力,还要迈开步子,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把好刀,够不够锋利,那必须在砍杀中检验才行,同样,你的愿力到底坚不坚定,那必须在事上炼才行,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

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所以一定要行动,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你才不会整天云山雾罩的,不会整天在哪里忽忽悠悠,飘着而摇摆不定。

20.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不是真心?

答:王阳明说:致良知。致良知,即是外用,也是内观法,这和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内观境界是一样的,可以说《太上内观心法》就是让我们致良知的。

良就是良心,良心即道,良心即本心,即真心,即真我。知,是觉知,在内观中,要时刻觉知本心的存在,不可须臾离也。否则,一有疏离,真我就会被无明遮盖,而不能开显出智慧明光。

21. 如何做到“致良知”?

:首先,要发大誓愿。要发誓至死不渝的拥护自己的良心,拥护自己的真我,永远向真我致敬,天上天下,唯真我独尊,一切唯真我马首是瞻,不论是内观打坐,还是日常的一言一行,都要保持觉知,要时时觉知自己的良心、真心,念念不离真我,念念不离真心,念念不离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心学,不是嘴炮之学,也不是记忆学问,不要只停留在嘴巴上,它是需要实修、实证的。要知道: 王阳明,是舍身舍命才成就的,这也是成道必经的根本之路。试看那些研究者们,有几个真正躬身力行的?拔根毫毛,都喊疼啊。稍一刺激,就互怼啊。整天卖弄学问,以开悟自居,嘴巴上滔滔不绝,脚却迈不开步啊。这哪里是阳明心学,只是嘴炮学问罢了。嘴炮心学,离道万里。更有门外乌合之众,只隔岸观火,看个热闹,听个热闹,只把阳明心学作为消遣,蹭圈子,装逼的手段,就更不足为道了。

22. 老子的“惟道是从”与佛祖的“唯我独尊”有没有关系?

答: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一个大德之人,他浑身每个孔窍,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德性能量,这种能量所形成的能场强大无比,能感化、慈化一切众生。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一切“惟道是从”。德,是最顶级的、最有营养的生命能量,抑或说生命之潜能,这种潜能就如深渊之水一样,是无穷无尽的。自古华山一条路,要开发这种潜能,没有捷径,唯有修道这一条路可走,

   道,就是真我,就是本我,就是真心。老子说“惟道是从”,就是一切惟真我是从。这和佛祖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别无二致,是一个东西。所谓“唯我独尊”的“我”,就是没有妄想、没有执着的真我、本我,而不是自私的、狭隘的、卑鄙的、下流的、无耻的、恶心的、傲慢的、贪婪的小我。

23. 如何找到真我,本我?

答: 内观中,念头生起时,当下能见、能知的那个觉性,就是你的真我、本我。

24. 老子说的“前识者”是什么意思?

答:前识者,在道家称之为“识神”,也即俗称的意识。就是那个执着的、妄想的假我,是虚伪的、自私的、贪婪的、固执的、烦恼的小我,是那个不敢真面目示人,经常带着虚伪的面具与人打交道的伪我,是那个动不动就任性,把“任性”当成自由的小我。

我们人一出生,就有与生俱来的本性和秉性。其中,本性是纯净纯善的,无善无恶的,是清静的,无为的、自然的、无执的,混沌的,道家称之为“元神”。秉性是恶的,属于先天带来的习气;人一出生后就开始从先天慢慢过渡到后天,在尘世的大染缸中,又沾染上各种习气,这些先天的秉性和后天的习气种子都是“识神”,老子说以“识神”当家,这是人类智慧蒙蔽、愚蠢的开始,是道的浮华虚伪之相。唯有通过修行,体认到我们的本性“元神”,才能彻底的开显智慧明光,无烦无恼,无忧无虑,得大自在,大解脱。玄沙大师有首诗偈说: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学道之人不认真,只为从来认识神。”,人到了后天,因为染习太重,把“识神”假我当成主宰,却认不得“真我”了。就如一面明镜被污垢遮蔽住一般,这面镜子就隐喻我们的真我,老子称之为“玄鉴”,唯有“涤除玄鉴”,通过修道,把污垢去除,才能开显真我本性,还原英雄本色。

“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无使劫以来,那个掌管“生死死生”根本是什么呢?它不是我们那个整天执着的小我、不是那个整天打妄想的心,更不是我这具有生有死的肉身,而是能见、能知、能闻的那个觉性,也即是道家所说的元神(俗称灵魂),这才是让我们超越自我,超越“无量劫生死”,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的那个本体的东西。不明时,我们称之为道、灵魂、元神;明白时,我们称之为自性,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自然天成的、本来就有的觉性。

见性,即见道;见性后,则灵魂瞬间发光而迸发出灵性、灵感、灵光。可惜的是,那些没有觉醒,又不知修道,还在生死苦海中打扑腾,整天烦恼重重,自私自利,勾心斗角,怨恨恼怒烦一大堆的愚痴的人,整天醉生梦死,认假作真,认贼作父,整天把那个“假我”当成亲娘老子对待呢。

在内观中,我们要以一颗清静的本心,去如实的觉知、觉照“前识者”,也就是每一个意识念头的生灭灭生,如实的觉照意识念头的从无到有,再从有归于无,也即老子所说的从“夫物芸芸”,到“归根复命”的过程。

24. 内观打坐时,两手两脚应该用姿势比较好?

答:打坐时,两脚盘膝端坐在坐垫上,可以选择单盘、双盘、自然盘。初学打坐者,可采用自然盘,不要勉强采用单盘或双盘。所谓端坐,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穴与会阴穴垂直一线。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另外,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为阳抱阴,但不是绝对的,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对此勿拘泥,关键在内而不在外形。

手掐子午自然置于小腹处,具体作法:左手拇指掐左手中指午位(最上端一节),右手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两手相抱放在小腹前,这为阴抱阳。但必须说明:掐子午不等于掐诀念咒。因子午这两道脉管通寸、关、尺,而寸、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掐子午是为减轻动脉撞心的力量,不生杂念,有助入静。丹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25. 内观时,总是昏沉,该怎么解决?

答: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从内观角度来说,这里的“俗人”是指妄我而言,更具体来说,是指心中生起的纷纷纭纭的念头,但这些念头是“昭昭”的,是了了分明、历历在目、一清二楚的,这说明:这些念头是有序的,一环扣一环的,这就是逻辑思维的产生过程。其实,人类一切发明创造,皆是从“昭昭”之念头中产生的,这也是老子说的“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的境界。

与之相对的,“我独昏昏”的“我”是指真我而言,“真我”是处于先天一元的境界,是没有分别的,是混沌的,是大智若愚的,老子用“昏昏”二字来形容。老子其实是在提示我们:内观中,应守住“昏昏”之本心,并以此来时时觉知“昭昭”之清晰、清醒、有序的念头从中不断的生灭灭生的规律,这就是内观“无中生有”之妙的方法,也即老子说的“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的境界。

但是,内观中,如果只是陷入昏沉,而不能觉知的话,说明还没有达到老子说的“昏昏”的境界,而是掉进了顽冥之中,掉进昏暗无明之中,此时,智慧明光并没有开显出来,这就如枯木不能逢春发芽一般。老子的“昏昏”境界是“恍惚”的,是有若明若暗的智慧明光充斥其中的,这个明光就是“昭昭”的灵光,是有序的、清晰的念头以及富有逻辑的思维和哲理。

所以,内观中,必须保持觉知力才行,如果觉知力上不来,那可能和身体的因素有关。精化气,气化神。当身体元精、元气不足时,就会导致元神能量不足而不能发光,从而出现昏沉。这时候,可以暂停内观,练习几分钟的《洗心退藏功》,就能很快清醒,然后,再继续内观。

2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答: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的深意是什么呢?很多人不明白,其实,背后的道理是告诉我们:

规矩是法,方圆是道。规矩需师教,方圆需自成。规矩,是有形的,方圆是无形的;规矩是僵化的,方圆是灵活的;规矩是局限的,方圆是圆融的;规矩有套路,方圆无套路;学规矩的目的,就是持规矩以成方圆。持守规矩,然后在事上磨炼、化性,这就是在修道了。当圆满成道了,方圆也自然而成了。

大德云:律己严,过必远。责人严,缘必减。为人当律己,处世当宽人。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修行人,初时,必要循规蹈矩,才能成方成圆。功夫日臻纯熟后,就可达到随圆而不循规,就方而不蹈矩之自然、自在的理想境界。

2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义理是否相同?

答:老子说:“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执左契”是执规矩,“不责于人”是内守方圆。圣人之教,旨在教人内守大道,外行以规矩。如此,方能成道。今人不知修道,自然难成方圆。只会死板的教人以规矩,自然也难使人成方圆之道。误了儿孙,误人子弟,尚不知内省焉?

糊涂父母,教出糊涂的儿孙;

糊涂的师父,教出糊涂的徒弟;

儿孙再教儿孙,徒弟再传徒弟;

结果,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

故:为人父母(或为师)之道,皆在教子弟规矩之法,以取方圆之道也。比如:教育之道,家长(或师父)要教规矩之法,儿女(或弟子)需借事自修、自悟、自成方圆之道。试问:

家长不懂规矩,如何教育儿女?

师父不明规矩,如何教育弟子?

就如研修《道德经》一样,圣人是终点站,老师解读圣人之经典,则是为弟子指路,弟子按此践行,就是修道。否则,知而不修,永难圆满成道。

若弟子知而后行,也如师父一样,从迷到悟,经验过,那就是过来人。只有过来人,才能给后人指路啊。否则,只道听途说,不实修实证,那就是在误导别人啊。

28. 内观“恍惚”是否可以应用于中医诊断?

答:当然可以的,道是一通百通的。中医的学习方面,我们知道经穴是固定的,人体只有360多个常规的穴位。通常情况下,老师教学,教的是套路,如某病用某穴,某穴治某病。但是学生为何用在临床上,却常常不出效果呢?就是因学生只知执守孔穴,而不知变通所致。也就是说,他还处在不能执规矩以成方圆的阶段,这时候,就需要多临床、多体悟才行。

   《灵枢》云:“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治病没有固定的穴位,因邪气进入人体,与正气一并在全身上下周流,有时停滞在气分上,有时停滞在血分上,没有一个固定的处所。所以,医者要察其变化,顺势取穴而针刺,方可见效,如果固守套路、不知变通,只是按图索骥的话,当然很难会有好的效果。

   “上守神,上守机”,为什么要守神,守机呢?因为“气化神”啊,虽然你看不见病气,但是你能感受到患者的神色变化啊。通常,病人的神儿在哪里,病气就在哪里,所以,在望诊和问诊时,要特别留心病人的神色变化情况,病气通常会在神色变化之间“不经意”的露出头儿来,这就是所谓的“病机”,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恍惚”之间。

   所以内观时,一定要留心那个“恍惚”的关键点,这个点就是玄关处所,也即性和命的临界点,同时也是气和神的临界点。经常用《太上内观心法》来内观,你就比较容易掌握这个技巧, 用于给人诊病,是非常实用的。

29. 内观与中医“模糊”疗法的关系?

答:首先,中医的“模糊“并不等于糊涂,不是糊里糊涂的给人治病。所谓“模糊”疗法,其实是中医治病的一种很高境界,它是在对症状排异趋势总体把控基础上的一种顺势力导的治病方法,比如象肾气丸、理中丸、麦门冬汤等很多中药方剂,大多是基于“模糊”疗法而组方的。

再以当前的冠肺为例,不论现代医学多么精准,当面对一个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小的病毒时,结果往往也是测不准的。一是因为病毒是活动的,它不是死靶子,它是随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二是因为感染后,往往不是只有一个病毒在捣乱,要么成群结队,要么千军万马,兵团式作战,所以,单靠一个狙击手,一个一个的靶向精准爆破,往往很难奏效。并且,即便把病毒定向爆破掉了,那么病毒的尸体怎么处理呢?就如战场上战死的士兵,清理掩埋的善后工作谁来做呢?如果不做清理的话,病毒尸体不能及时代谢出去,还会堵塞在肺泡中,阻碍正常呼吸,人也会被憋死。

所以,面对类似的问题时,中医的“模糊”疗法就会有很明显的优势,事实上,不仅仅是有形的病毒导致的疾病,大多数的虚症,也就是因为“气”在人体脏腑、经脉运行失衡引起的疾病,用“模糊”疗法治疗,都有意想不到成效。因为,很多时候,病气的在人体的趋势是离散的、模糊的,也就是说无序、紊乱的,但是无序、紊乱的背后,病气总会有一个大的扩散趋势,你只要通过望诊、问诊和脉象把握住这个趋势,顺着这个排异趋势,给与一定的针、灸、药物乃至导引等调理方案,都会起到效果。这是“模糊”疗法的大概思路。当然,有时候当病气的排异趋势是往脏腑内部扩散时,那就需要想法干扰、阻断、改变它的病势,使其向外排异,然后再采取顺势力导的方法。另外,象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因为癌细胞四处扩散了,就像洪水四处漫流一样,这时候就很难控制住。

要掌握“模糊”疗法,除了需要对诊断技术驾轻就熟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事实上,高明的中医,大多都是修行之人。“模糊”在内观中,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混沌、恍惚的境界,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之间临界点,那个临界点,就是病机所在之处。把握住这个临界点,有助于我们更精准的诊断病势,平时需要多打坐内观,火候到了,自然能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说明的是,恍惚、混沌在内观中,不是昏沉、掉举,而是在似有似无,非有非无之间的一种如实的观照状态。

30. 智慧不够是什么原因?

:智慧不够,主要是定力不足所致。定力不足时,妄想、烦恼一大堆,就不容易开慧。打坐内观时,可以让心慢慢进入恬淡虚无的定静之中,此时,智慧自然会慢慢开显。另外,《庄子》云:“古之修道者,以恬养智。智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智养恬。智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智慧和恬淡的心性是相互作用时,中和、平衡的智慧妙理会自然而然的从自性中涌现出来。

31. 定力不足是什么原因?

答:定力不足,是持戒不足所致。一是身戒,一是心戒。身戒,就是规矩,是从事相上修;心戒,是从心体上修。身心一体,体相一如。修到最后,都要落在事相上。故,身戒和心戒是同步的,皆需持守,不可偏废。

32. 什么是功德?

:持戒是功,得定是德;持定是功,得慧是德。定中开慧,是真智慧。

33. 如何才开发创新思维?

答:之所以没有创新思维,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自我意识中皆有一个“喜新厌旧”的心,因为“喜新厌旧”而朝三暮四,定力不足,所以难以开发出创新思维。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他的自我意识里,一般不会有“喜新厌旧”的心,表现在行动上,他不太容易朝三暮四,定力十足,能够持之以恒的专注在一件事上,所以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34. 缺少灵感是什么原因?

答:之所以缺少灵感,是因为你的自我意识中缺少“诚”心。心诚则灵,没有诚心,很难有灵感。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成,如果没有“诚”心,往往也很难成事儿。

35.创新思维和灵感有什么区别?

答:创新思维,我们称其为创意,是通过修行,对自我意识的阴暗、负面、消极的念头拨阴转阳的过程,是对无序的念头进行净化、梳理形成有序、逻辑的思维,然后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合、加工而创造发明出一个新的东西的过程。

灵感和创意二者从事相上看,没有什么不同,并且皆源于本心。但是灵感和创意不同之处在于,创意是后天意识思维的结果,而灵感是源于先天一点灵性,是与宇宙天地自然感应道交的结果。

灵感从哪里来?智慧从哪里生?就是通过修行,让心返璞归真,回到自性真心中来,所有的智慧、灵感都是从一颗清静、自然的、无为的本性中生出来的。

36.太上内观心法对焦虑症化解有帮助吗?

答: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日本当代学者卢川芳郎说:“《老子》有一种魅力,他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说,脱胎于《道德经》的《太上内观心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诸如抑郁、焦虑、失眠、狂躁、神经衰弱、压力大等心理问题。 《太上内观心法》帮你指明了一条摆脱焦虑、抑郁等各种问题的光明大道,当你明白了其中的法理,掌握了内观方法后,剩下的,就看你走还是不走了。任何的法,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的,只要你对它有信心,相信它能帮你摆脱困境,它就一定能帮到你。

37.太上内观心理疗愈中,如何离相、破相?

答:此种道理,可以“相”与“想”二字作说明。“相”字,左边一木,喻外缘;右边一目,喻眼根。眼根因外缘之“木”现前,而自生识相。

《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其机在目。心中各种的虚相,皆因“物”生而所生,因“物”灭而所灭。此物,可指外在实物,也可指内在虚物。“其机在目”虚相生灭的机缘在于“目”,也即眼根所在。目者,五贼之首也。贼心不死,向外攀缘,执取外缘,则虚相自然不灭。虚相不灭,相上生心,则成“想”也,心被“相”转,则着相也。想而不通,则渐迷也,迷之又迷,渐成“妄”也。

故老子云:妄作,凶也。究其原因,只因着相,念念缠缚而成死结也,若要解结儿,当知反也,要反观也。心若反观,则道即动也,返归真常,妄自消也,返归清静,结自消也。反观之法,即内观也。故老子云:“视之不见”,又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皆是教人行内观之法也。内观之要,全在颠倒颠也;内观之秘,全在观照二字诀也。观者,内观本心也,离相也。照者,觉照念头也,破相也。待内观火候纯熟,本心巩固后,再返照念头,久之,则念头自然清静矣。直至观而无观,照而无照,即观即照,即照即观,观照一体,观照如如,即落自然,即见实相,即得自在矣。

故,初作内观时,根性不利者,需渐次修行,先离相,后破相,先离后破,实相则若隐若现。待火候纯熟时,则离相、破相同步完成,水落石即出,实相自然现前。当然,不论何种根性,皆需明白:开悟只是修行第一步而已,必须悟后起修,借事炼心,巩固成果,否则,道心不坚,难得善终。

38.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当你知道自己有了情绪时,这种“知道”本身就在管理情绪。事实上,情绪本不需要管理的,你越想管理它,情绪越止不住。因为你这种“想管理”的念头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用情绪管理情绪,就如同用石头压草,是压不住的。

对待情绪最好的办法是:不管也不理。不管控它,也不理睬它,置之不理,只是如实的觉知它,看见它,冷处之,淡化之,任其自生自灭即可。如此即可做到不管而自管,不理而自理。你不管理它,它自然会自我管理。否则,你越是“想管理”它,一会儿要求它这样,一会儿要求它那样,你要求的越多,情绪也越多。你越要求、越重视情绪,就越会把情绪捧高,“情绪”越会轻视你、小瞧你、无视你。你越是重视情绪,越会被情绪牵引着走向失控状态。

39.为什么很多人读老子,理解总是很肤浅呢?

:就如老子在34章所说的“大道氾兮”一样,大道一浮氾于天地之间,氾于人心时,如果你不懂如何用“心”,对人事物,你总持有一副浮于表面、漠不关心的态度。

同样,如果不懂的如何用“心”,那么,对《道德经》经文的领悟力,也只是停留在泛泛而读的层面,大脑皮层一带而过,如果经典能量不能灌注于你的“心”,你也就很难链接上老子的能量。

读来读去,经典还是经典,老子还是老子,你还是你,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你唯一收获的是:把经典当成了消遣,用《道德经》打发自己“过剩”的时间,以老子的“无为”,无知无畏的消磨了自己的生命能量而已。

到头来,误会了老子,也误解了生命的意义,甚至还自鸣得意,认为自己开悟了。却不知,不是你开悟了,而是你误会了,你开的是弥天大雾罢了。就以34章而言,当你真正深入领悟,就不难发现,老子在这一章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大咖”或者“大师”、“伟大人物”的无上心性修炼秘法,要领悟这个秘法,你必须学会《太上内观心法》,如此,才能找到开启秘法大门的心钥。

关于这个秘密,我们在《道德经》34实修课程中,已经为大家深入阐明,下面把课程的要点回顾:

内观中:

一定要深刻领悟:老子“不为大”三个字的真意。

一定要深刻领悟:老子“弗为主”三个字的真意。

一定要深刻领悟:老子“恒无欲”三个字的真意。

一定要深刻体悟:老子所说的“功”是什么功?

一定要深刻体悟:老子所说的“成”,成的是什么?

一定要深刻体悟:老子说的“功成”,“功”是如何“成”的?

一定要深刻体悟:老子说的“遂事”,是如何使事情或事业“遂”的?

功成:是内圣;

遂事:是外王。

内观中:

有为法的修炼过程是:内圣在先,外王在后。

无为法的修炼过程是:内圣、外王,一气呵成。

40.何谓功成遂事?

答:功:是内圣,是内功,是心性修炼。成:是化成,是化肉身成性身(道身),变化气质。所谓功成,就是重视内功(心性)的修炼,多积功累德,化肉身成道身,这就是功成。遂事,是外王,是道身的显用,是遂顺外界人事物,而自然起用妙明真心,智慧明光开显,潜能释放而起功用。就如《封神榜》中那句歌词一样:

愿生命(肉身)化作那朵莲花(性身),这就是功成;

功名利禄全抛下,这就是遂事。具体来说就是:

随缘起用,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不论事前、事中、事后,都不执着。

抛下执念,不论是非成败,心中都不会有执着于功德、名誉、利益、得失、俸禄多少的念头生起。事情最后,不论结果好坏,名利多寡,一切顺其自然,淡然处之,这就是遂事。唯有如此,方能“成其大”,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咖”、“大师”乃至伟大人物。

41.为什么要化肉身成道身?

答:只有化成道身,才会有德性能量产出。才有所谓的能量场,气场出来。

42.什么是“不为大”?

:在内观中,“不为大”是指当一个“自大”的念头生起来时,不去修为它的意思。这叫不为大。

43.为什么要“不为大”?

:就如一株小苗冒出来,不要人为的修理它,越是修它,理它,给它浇水施肥,它长的越快,越大。同样,内观中,当一个“自大”的念头生起来时,也应如此观照它。否则,越是“为”大,你越会变的自大,甚至狂念丛生,而成为自大狂。

44.一名真正的大师(IP),应该如何完成自我心性的修炼?

答:要成为真正的“大师“,或者“大咖,大人物”,那必须通过太上内观心法,不断去除“自大”的欲念才行。内观中,要保持“恒无欲”,回归清静的本我,然后觉知本我之“小”,如此,外在才能常葆有谦恭之态。

内观中,要做到“弗为主”,当回归本心真我时,不要试图主宰、掌控你的“自大”的“小我”的念头,只是如实的觉知、觉照它的生灭灭生,此时,“无意识”会自然显化为“意识”且不受“意识”的干扰,一切顺势而为。

内观中,要保持“不为大”,不为,就是不有为、不刻意。不为大,就是不刻意。不另外生起一个念头,来强化这个“自大”的念头,不对其拔苗助长。不强化念头,不念上生念,也不念上别生支念。

45.修行中,为什么不能自私?

答:不自私,才能合于道。道是无私的,道是无我的,所以只有无私、无我,才能合道。若要无我,必须无私。一有私心,即是有我,即落自我。落入自我,即离无我,即离于道。

46.出现“自我”时,该如何应对?

答:“自我”意识心包含很多种,如自私、自大、自以为是、自高、自傲、自卑、贪婪、嫉妒、嗔恨、狐疑等,但是,不论何种“自我”意识,一旦出现,可以通过立即忏悔、认错来解决。

当觉知“自我”意识崭露头角,开始攻城略地、侵犯你的脑场时,不论人前人后,要马上说“对不起,我错了”。你所“对不起”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真我”(或者叫本尊),你所“错了”的不是事情,而是你的“自我”(或者叫假我、妄我),只有不断的觉知、不断的认错纠正,你的“真我”才能失地收复,江山稳坐,你的“道心”才会日趋坚固。

当不断的向“本尊”低头认错时,我们的“自我”就会自讨无趣,远离我们,久而久之,我们勇气、信心会越来越足,我们的“本心”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具有“英雄本色”。

47.总是处于痛苦中,很难从其中走出来怎么办?

答:首先,要觉知“痛苦”是觉醒、开悟的忠实伴侣。蝴蝶,要经历破茧,才能成羽化成蝶,但破茧,一定会经历痛苦。所以,觉醒、蜕变、成长一定会伴随着痛苦。

当你正经历“痛苦”时,不必害怕,你应该把它视为上天的恩赐。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这一生能够觉醒、蜕变成长的,上天之所以恩赐“痛苦”给你,是因为你有从“人道”进入“天道”的缘分,这也是上天对你的眷顾。越是锥心刺骨的痛,越能使你醍醐灌顶,不断成熟。所以,你不必害怕,你只管如实的觉知它,只要坦然、欣然的接受它、面对它、经历它、感激它,自然会从痛苦中走出来,走向觉悟的人生。

从更究竟处说,所谓“痛苦”也只是一种相,是“自我”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并不是“真我”,“真我”是没有任何痛苦的,所以不要着了“痛苦”的相。当你觉知“痛苦”时,只要如实的觉知、看见它就好。觉知,即是转化,看见,即是回归。当你觉知痛苦、看见痛苦时,这种“觉知”、这种“看见”本身就是疗痛之法。

48.很绝望,感觉生命没有出路,怎么办?

答:有句话叫“绝处逢生”。当你“绝望”时,“希望”就在对面,只是你看不见而已。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你没有转念。当你一转念,希望就立马现前。

要知道:生命不需要出路,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出路。当你还想着为生命寻找出路时,这种“想”本身就是妄念,它会障碍住你的心,使其迷失方向。所以,当你感到“绝望”时,你要停止一切妄想,只是回归到内在,找到你的本我,当你专注于“本我”时,你会发现:“绝望”立消,“希望”立现,出路自然呈现。

49.总感觉很孤独,该怎么办?

答:当你感觉很孤独时,这种“感觉”本身是你的“真我”吗?还是你的“习惯”使然呢?是你习惯了聚会的热闹,还是习惯了知己或爱人的安慰和陪伴呢?一旦这些远离了你,你会因为“不习惯”而感到孤独。对此,你要觉知、看见这种“习惯”,当你不停的觉知、看见它时,“习惯”就会慢慢停止,甚至转变。

虽然,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互链接、相互影响的,但每一个生命又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既要学会和光同尘,也要保留一份独立空间。既然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立的。我们就必须学会独立,学会独立的面对孤独,甚至学会享受孤独。当你回归本我,你会发现:“孤独”的世界中,是如此的完美和静好。

50. 开悟后,会有什么表现?

答:首先,开悟后,你心头会豁然生出有如孔夫子“朝问道,夕死可矣”的那般豁达感,心中烦恼一丝不挂,所有妄想、执着瞬间剥落,你甚至会有“生无可恋,死不足惜”的感觉生出来。

开悟后,你会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已经开悟,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怀疑,那你肯定没开悟。

对经历千辛万苦才开悟的人来说,刚开悟时,还会有一种复杂的心境,即: 恍然大悟,想笑却又笑不出来,反而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因为费了这么多功夫去求证,原来本来就有,想告诉别人,却又很矛盾,因为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你说给他听好像没什么意义,给别人说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你事实上什么也没说,他本来就有啊。因此,许多人这时候往往大笑后失声痛哭起来,那确实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心境,任何人都将有这样一种心境,佛祖也不例外,看看佛经上佛陀刚开悟时的心境就知道了。

开悟后,有些人会连续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躺在床上,慵慵懒懒的睡大觉,看似睡觉,其实内心却明明白白,清醒的很。他初时可能什么都不会想,继而又生起大悲心,想着如何践行天道,利益众生,让更多人踏上觉醒之路。

开悟后,你开始真正知道什么才是习气,并不是你平常认为的那样。当各种念头、各种习气从心上冒出来时,你能清清楚楚的看见它们,面对它们,你发现再也不会生起取舍之心,对它们即无法愤怒、也无法喜爱,更不会执着。

开悟之前是“我在活着”,开悟之后,是“我知道,我看到我在活着”。很多人把睡着了之后叫做没有清醒,是无意识状态,而睡醒了之后就成了有意识的状态了;但是对于开悟来说,开悟之前都是无意识状态,开悟之后才是有意识状态。这个有意识状态是指的每一分钟,每一刻都有一个活在当下的自己。这个自己不受习气和头脑中胡思乱想的污染,是一个彻彻底底清清楚楚无欲无求清醒的自己。他时时刻刻对于自己的每一种感受,每一个念头,每一种情绪都了然于胸,怡然自乐,所以开悟之后是从内心的体验上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世间万物波涛汹涌,我自如如不动。

开悟后,你会懂得什么叫真正的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这里面顺其自然的“其”,顺势而为的“势”,在老子那里叫做“道”,在佛祖那里叫做“缘”,其实就是指的事物的客观规律。开悟之后,是从心里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事物本来的样子,也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事物本来样子里面所包含的规律,心不会再执着于某些无法完成的事,只是念念归于至善,不会执着于事情结果如何。

一个开悟的人,是肯定懂得顺其自然的,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顺应自己的本心,顺应社会的自然,顺应天地的自然,而绝不会做一些徒劳无功的事情,比如为了成功而拼命,而是“无事以取天下”。老子讲究的无为,佛祖说的缘起性空,都包含了这个意思。而没有开悟的人,不用说天地之道,自然之道,连自己自身的意识和身体都了解不清楚,自以为是的和自己的自然状态对抗,所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的时候都会那么拧巴。

开悟之后,你的智慧会与日剧增。所谓“智慧”,就是对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符合其本质属性的看法。就算是学习原来自己没有掌握的其他知识,也能很快把握问题的核心并且找到其客观规律。一个开悟之人,他的思维必然是高效的。因为他用的是本源思维,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就像感受身体的痛觉触觉一样,真切的感受到大脑交给自己的各种信息和思维过程,所以通常能够瞬间想到很多事。另外,他的思维必然是有创造力的,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本质的客观规律,所以他们会创造出别人想不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开悟之后,你待人接物,时刻处于自性真我之中,心不离身,身心合一,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心永远定在生命的本真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宠辱不惊,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彻底开悟之人,能做到和光同尘,大智若愚。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他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依然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就像大海一样,表面上汹涌澎湃,变化万端,但里面却是浑厚、宁静与无限的宽广。

开悟的人,不会搞个人崇拜,搞个人崇拜的都是没有开悟的人。一个通达“无我”的人,一个觉悟到“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一个认识了平等真相的人,怎么会又怎么可能搞个人崇拜呢?他只能树立道,树立整体,树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树立“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51. 道是修来的吗?

:道本不用修,只需要悟。因为道是本自具足、本来如是、自有永有、如如不动、独立不改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只能被认识。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是通过修行而悟道的,正如黄檗禅师所说:“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修行是一种境界,是变化的、是无常的、是有为法、是生灭法,是永无止境的,“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来立功课?”。修行没有出期,觉悟只在一念,“万般神通皆小技,惟有空空是大道”。

不悟道,如何修道?修的是什么?不认识自己,如何修自己?修的是谁?道是究竟的、彻底的,本自圆满的,道是悟的不是修的,真正的修是悟后起修,以修来巩固道心罢了。不开悟就去修道,又没有明师指路的话,很容易盲修瞎练,甚至走火入魔。

所谓先修行,而后悟道,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建立在“我执”上的“法执”。谁在修?我是谁?这才是作为修行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觉悟为本,修行为末,本末不分是谓颠倒;觉悟为体,修行为用,体用一如,是谓自然。觉悟是解决“我是谁”,是开显真我、本我(或言真心自性)的过程。修行是去除执着、妄想,坚固道心,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为学日益”是磨砖成镜,“为道日损”是悟后起修;磨砖成镜是梦幻泡影,悟后起修是“守一、抱一”,是穿衣吃饭,一切自然。

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执着、妄想所缚,结果是“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悟道之后修行,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52.开悟后,为什么要勤修善业?

:火箭要上天,离不开燃料。灵魂要升华,维度要提高,同样也不离不开能量支撑,这个能量就是德性。行善可以积德,可以为超越自我、超凡脱俗蓄积必备能量,同时也能荫庇后世子孙。大德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人生到最后,你所执着的一切都会失去,唯有今生所造作的一切善业、恶业不会失去,它将永远跟着你,甚至决定着你来世的命运。

53.《太上内观心法》与《太上老君内观经》有关系吗?

答:《太上内观心法》主要源自于老子《道德经》及禅修实践经验,《太上老君内观经》是道教托名老子所做,里面核心思想和《太上内观心法》是一致的,也即:内观,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道,修道,即是修心。道与心合,即是天人合一,此也正是对老子“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实修与实证。所以,二者本不冲突。

上医学派修学理论认为: 《太上老君内观经》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这两本修道秘笈,都是对老子心法精髓的提炼,就如同《心经》是对佛祖心法精髓的提炼一样,对我们修行《太上内观心法》都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里面包含了很多修道口诀。因此,建议大家除了诵读《道德经》外,还可以多诵读《心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以及《吕祖百字铭》、《感应篇》等文集,对修道都是大有裨益的。

54.打坐内观前,如何调息?

:首先,可以观想从鼻孔徐徐吸入清新的空气,然后,慢慢观想口中吐出身体的浊气;然后,随着一呼一吸,观想全身毛孔也在一开一合,同时观想气从全身毛孔自由出入,如此反复7-8次后,慢慢进入定静。然后,闭口,唇齿相着,舌抵上颚,功用可以使任督二脉相通。若生口水,应将咽吞。

55.打坐内观对环境、时间、方位有什么要求吗?

答:初学打坐,最好选择宁静、无人打扰、通风之处为宜。打坐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紧身衣物应于打坐前松除。长时打坐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巾覆盖两膝,以免受风寒。若在屋内打坐,颈部勿靠近窗户,以免强风直吹颈部,而受风寒。

打坐时间,除了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若是为了顺应天时,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子午卯酉四正时(详见《洗心退藏功》相关介绍)。另外,初学内观者,吃饭前后一小时,最好不要打坐,不利于肠胃健康,其它任何时间都可以打坐。

自古以来,道家打坐大多主张”面南背北”或”面北背南”,因北方属”壬癸水”,南方属”丙丁火”。如取南北方向练功则能取北方坎中之满补人体命门离火之虚,使之达到水火相济、阴阳平衡。如从现代科学来解释,南北方向练功也是有道理的,地球有南北两磁极,而我们顺着地球磁极方向练功可使人体生物磁场磁化加强,故能调整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并起到良好的练功打坐效果,同时也符合”天人相应”之理论。在我们修炼打坐时也可取”子时面北”、”午时朝南”,或根据自己感觉寻找打坐方位、地点、时间,一切以自然、舒适、效果而定。

56.每次打坐内观多长时间为好?

答:原则上,打坐时间越长越好,次数越多越好。但是要明白,为什么要打坐?打坐是为了打掉妄想,坐进真意,是为了打掉自我,坐进本我。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坐禅第五》中说:“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为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才是打坐内观的核心,否则,那就不是打坐,只是盘腿功夫罢了。腿子盘的再好,内心妄想不断,定不下来,与修道没有任何关系的。内观中,要进入“深不可识”的定静之中,也即入定。当然,入定时间越长,对自性真我的持守越持久,越利于修道成功。

初学打坐内观时,很多人不会一下子入定的,一是生理上的原因,由于腰腿部经络气血循环不畅、瘀滞产生酸麻痛痒等各种问题而阻碍了入定。二是心上烦恼过多,不够专注、不够投入。当然, 这些都是需要慢慢克服的。

57.打坐时,呼吸急促是怎么回事?

答:首先,我们的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种相。如果出入息急促粗重而可闻声者,为风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则呈喘相;若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此乃气相;无声、无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愉悦,此乃息相。对修内观来说,风相、喘相、气相,为不调相;心若渐调,则自然出现息相,此时呼吸变得微弱,若正念不强,有时感觉不到呼吸,但是还要更努力去守住。内观时,则可用风相、喘相、气相来直观生命之无常(非恒道)。

58.小孩子适合打坐内观吗?

答:太小的孩子,比如5岁以下的,可能很难入定。5岁以上的,可以尝试打坐内观。另外,小孩子筋骨柔软,更容易盘腿,心地也清静、纯洁,心里没有贪念、嗔恨、烦恼,更容易入定。 定能生慧,小孩子养成打坐内观的习惯,定力增长,同时可以增加智慧,对专注力、记忆力、灵性开发都有帮助,将来学业、事业方面,也更容易成功。

59.打坐内观有利于长寿吗?

答:打坐内观是非常利于长寿的。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入静30分钟后,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而内啡肽对生命机体的免疫力和细胞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内经》认为:人体营卫二气在十二经脉巡行一周时间是28分48秒,比现代医学的30分更为精准,可见古人之智慧。

自古至今,很多长寿的人,大多都是修行打坐内观受益者,比如,南宋时期爱国诗人陆游,命终时85岁,他年轻时修道学禅也常习打坐,所以直至晚年身体都十分健壮并头脑灵活。

另外,《史记》中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太平经合校》曰:“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兴以道。”《中经》云:“静者寿,躁者夭。”《坐忘论》讲:“静定曰久,病消命复。”《金莲仙史》言:“静久则气益生。”《太平经钞》也说:“静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都说明打坐内观法是健康、长寿非常好的修炼方式。

当然,打坐内观的意义不仅仅是养生,它还可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古人程颐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讲:”每见学者静坐,便叹其好学。”朱熹也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明代王阳明说:”昔吾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王阳明还认为静坐可达到“聪明日开,德性坚定。”

60.下坐后,该如何调整机体?

答:下坐须缓,不要着急,可以轻轻拍打双腿、双脚内外侧的经络,促使气血流通。把盖腿布折好后,即可起坐走动。走动时,先慢慢走,可使集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