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本草从新

糯米、秫米、黍米

甘温益气,治脾胃虚寒,泄痢吐逆,小儿痘疮白色。

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

甘平益气,养脾胃,利小便,止烦渴(《卫生宝鉴》云:糯粟米粥,气薄味淡,阳中之阴也,所以淡渗下行,能利小便。《韩懋医通》云:一人病淋,素不服药,予令专啖粟米粥,绝去他味,旬余减,月余痊,此五谷治病之理也。又粥记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又苏轼帖云: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一种痰饮之人,不宜食之(嘉言曰:粥饮之化为痰甚易。○予每晨食粥甚觉合宜,夜膳进粥即不爽快,正以粥易成痰,早晨行阳二十五度,不致成痰,即得粥之益;晚间行阴二十五度,即易成痰,则受粥之害。一物也,早晚宜否之异如此,亦见修养家过午不食为有理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