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道德经》到昨天为止,八十一章我们已经全都聊好了,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工程确实是有点巨大,但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把它给讲出来了,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件事,非常不容易的。打今儿起,我们聊几句,闲聊《道德经》,这也算是讲课后的闲谈吧,希望能够促进我们去了解《道德经》。
首先一个问题是什么呢?首先我聊聊,在讲课过程中,在后边留言里面,很多人夸我,首先我要跟大家讲一下,感谢大家对我的称赞之词,但是这个确实我担当不起,我没有那么优秀,大家都夸罗博士,我为什么会把这些留言选出来呢?因为我们要营造一个学习的气氛,但是在整个讲完以后,我要跟大家说,我没有那么重要,我只是把《道德经》给讲出来而已。在学习《道德经》的路上,我跟大家是一个级别的,也就是说,我跟大家一起在往前走,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学习《道德经》以后,明白了“道”的原则,明白了“道”的原理,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们一起往前走吧,所以,我跟大家是同时起步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去反省自己。所以,我是个普通人,千万别把我当做导师,我不是导师,我跟你们是一样的,谁是导师呢?你们心中的那个天理、那个天道是导师,每个人自己心里边其实都有天道,这是导师,老子是导师,老子写的《道德经》也是导师,但是老子是导师您知道老子其实自己是很谦虚的,怎么谦虚呢?老子的身世其实到现在为止都是谜团,我们只能隐约地说,他可能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那么一个级别的这样一个官员,负责掌管图书的,但是这只是可能是,老子到底叫什么名字?各个学者之间都在辩论,到底叫什么名字?不清楚的,我们说是老子或老聃等等,但是也未必,老莱子到底是不是他?都未必,每个文献记载的都不一样。
古代的时候,《史记》之类的文献记载的都不一样,所以老子到底是谁?第一,名字都搞不清楚,到底他身世如何,到最后有没有向西边走出去,这都是一种记载、一种传说而已,真正的老子到底什么样?没人知道。所以,你看老子把自己隐身隐得特别好,隐形于背后,讲《道德经》讲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道理,但是没有突出自己,经常里面说什么,我这是引用来的。所以,我觉得老子在这些学者里面是一个把自己位置放得很低的人,像人家老子这种有大智慧的人,都把自己位置放得很低,我们跟老子相差太远了,我们只是聆听老子教诲的这些的同修,我们大家都是同修,一起往前修行、学习的人。我这话要先跟大家讲清楚,否则大家把我当做导师了,我绝对不是的,我跟大家是同修同学,各位要知道是这么个关系。
有朋友问了,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时候,应该怎么学呢?这个“道”的道理我们都明白了,可是具体碰到事我又容易回去,这是讲到学习方法了,我们听完《道德经》,其实听了一年多,很多朋友已经改变很多了,道理都明白了,但是有朋友就说,我一回到事上,又变回去,到单位又变回去了,这就涉及到学习《道德经》的方法了,我们要在每件事上一起去改变,每件事上都用“道”的原则去思考,改变一下。所以,我跟大家讲了,我跟你们是同修,为什么呢?在每一件事上,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你按“道”的方式思考,处理得好了,您跟“道”就很接近了,您就是得道之人。
又碰到一件事,这事您私心占了上风了,这个我伤害,没事,别人看不到,这事您做错了,您还不如普通老百姓呢,这事上您就没有做好,每件事上要按照“道”的原则去做。所以,这在王阳明讲的叫“事上磨练”。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是什么?理论别讲太多,讲太多理论没用,在事上我们见,事上磨,事上磨练,他总讲这么句话。王阳明管这叫什么呢?“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真知”,而是知道天道,你这个良知,你知道良知了和这个“行”去合一去,你把良知、把天道用到行动上去,这才是真正地明白了“道”的原则。所以,王阳明说,你要是懂“道”,只说“道”不去做,跟不知道是一样的。所以,王阳明特别主张“知行合一”,在做事的时候磨练,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去磨练去。
为了说明这个,给大家讲个小故事,王阳明当年功成名就的时候,平定宁王叛乱,满天下都知道王阳明了,功成名就,回老家,王阳明回到老家以后,有一天当地有个老先生来见王阳明,什么事呢?老先生说我家里有块地,这地你看我一天也没时间去种去,这地我便宜点卖给你行不行?便宜点卖给你吧,你给我点钱,我把这地给你。王阳明一想,我又不在老家住,我买这地干嘛?不能动这个贪心,虽然便宜,但是算了,不要不要,因为再便宜我不在这住啊,这个事就算了,感谢您的好意,但是我确实不买,不需要,就回绝他了,然后这事就过去了。
过了几天,王阳明和弟子去游玩,去山水之间,大家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景,走到一个地方,特别美,一看,山环抱,风水极好,中间是一块洼地,前面有水,然后绿树如荫,王阳明懂得这些,一看,这块地风水太好,这块地真不错,在这儿如果能够休养生息,能在这住的话,那对人身体健康太有好处了。王阳明话音一落,弟子就说了,说王大人,这不就是前两天那个老先生想便宜卖你的那块地嘛,您说今天我们可真巧啊,就走到这块地了,这地就是他想便宜卖你的,当时您不知道为什么不要,结果老乡卖给别人了,您看,您失去了。王阳明一想,这么好的地、这么好的风水、这样的自然环境太好了,这么便宜想卖我,我怎么就没收呢?懊悔不已,可惜可惜。这是王阳明也动了那个念头了。
结果王阳明突然一惊醒,不对,我怎么能动这贪念呢?这是一个不好的念头,我就因为外物的东西让我的心动了,这事跟我本来没有关系,我得与失都没什么关系的,可是居然让我心动了,这是不对的,于是,这天下午王阳明就闭口不说话了,很沉默,大家怎么玩,他很沉默,一直到傍晚的时候,王阳明终于说话了,他说到现在我已经把心中的那个贪婪的那个念头、那个私心已经彻底地去除了,这事忘记它了。原来王阳明这一下午没干别的事,他在清除心里边的私心,那个贪婪的念头,这地这么好、这么便宜,我怎么没捞着呢?我想捞啊!您看,想捞这念头圣人王阳明心里也有,他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把这个东西给彻底清除了,彻底想通这个事了,这个地与我无关,这个地好坏我也不在这住,与我无关,所以我放弃它吧。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没有天生的圣人,你说王阳明是圣人不?是圣人,但是即使一个圣人在面对这样的事的时候会怎么样?他的私心也会冒出来,在面对这个大的诱惑的时候,私心也会冒出来,第一,这个时候他能够意识到;第二,他能够有效地控制它,他就最终成为了一个圣人。所以,这是在具体事上磨练,每一件事你要按“道”的原则想一想,这种方式就是王阳明推崇的修练的方式,就怎么去修练它去,王阳明就推崇,在每一件事上,你要按照天道的这种思路,按照良知,他的良知其实就是天道,按照这种思路去想一想,然后这个事你摆正了,这个事就完满了,一件事一件事都完满了,你的人生慢慢就完满了。因为您在做事的时候会容易形成习惯,形成习惯以后,你在下面更容易了,一次比一次容易,那么你就容易按照天道做事。
我们《道德经》整个讲的过程,一直在告诉大家按照天道做事,你跟周围的人都会越来越幸福,这是人间的法则。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如果一件事一件事去调整自己,你会发现,周围一点儿点儿改变,所以你说回到单位里面会觉得茫然吗?不用的,每件事每件事去做,之所以茫然,是您计较结果了,您就不计较结果,就按天道做事,您不会茫然,因为别人爱怎么看您怎么看您,他不按“道”做事,无所谓的,我就按照“道”做事,慢慢慢慢地,你放心吧,一定会影响他人的,这事你越不在意越容易影响他人,你越在意,别人一看你还计较,你还想做好事,你看你的脸色显出来还不悦,那你还是假的,他们认为他们是真的,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变得真诚,我就确实是想为大家做事,想帮助你,如果你真诚起来了,不在意回报,你再去做就越来越容易了,所以,这是老子《道德经》学习的一个方法。
实际上,在听了一年多的《道德经》以后,我们一句句这么讲的,我觉得所有跟下来的朋友们都已经悟道了,悟道大家想是不是简单的事?其实很简单,“道”就在这放着呢,道理我讲清楚了,大家都懂了,所有人都已经悟道了,都已经“悟”了,心里边都感受到了,接着最重要的是行道。行道怎么行呢?就在每件事上,一件事一件事地行,我们一点儿点儿去做。所以,《道德经》讲完了,其实并没有整个过程完结,而是我们需要去开始一点儿点儿做了,这真正的启航才开始,“道”的道理我们全都悟了,接下来怎么去行道?一点儿点儿去做吧,我跟大家同时起步,我们争取在每一件事上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去做,如果再过一段时间,我们给自己回答都是肯定的,我相信您的人生就已经走上正途了。
今天我们先聊到这儿,我们是随谈、杂谈,下周这个时间,我们接着跟大家来聊,我们还是那句老话,不见不散!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