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括】
伤寒之候有多般,一概推详便觉难。面目俱红时喷涕,气粗身热是伤寒。
【脉法】
《难经》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浮涩而紧为伤寒。
伤寒伤风何以判,寒脉紧涩风浮缓。伤寒恶寒风恶风,伤风自汗寒无汗。阳属膀胱并胃胆,阴居脾肾更连肝。浮长弦细沉微缓,脉症先将表里看。
凡论脉息,若早晨小,至晚反大,病为未愈;若早晨大,至晚反小,病欲愈。所谓大则病进,小则病退也。
《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日传二经,病名两感,两感于寒者,则不免于死矣。第大人与小儿病原、治法虽相去不远,然用药不可太热,盖小儿系纯阳之体。仲景云:春气融和,夏气炎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冬受寒毒之气,其即时而病者,头疼身痛,肌热恶寒,此为正伤寒。伤寒一日在太阳,腰脊头痛不可当;二日阳明胃家热,目痛鼻干眠不得;三日少阳传胆经,胸胁疼痛耳聋鸣;四日太阴脾受病,腹满咽干传里应;五日少阴肾家病,口燥舌干烦渴定;六日厥阴肝经尽,舌卷囊缩传里症。其不即时病者,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致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于阳气相抟于营卫之间,其病与冬时即病无异。但至春而发,名曰瘟病,至夏而发,名曰热病。阳热未盛,寒为所制,故病为温。阳热已盛,寒不能制,故病为热,此均谓之伤寒也。又春时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时而有其气,病无长幼,率相似者,此俗谓之天行是也。小儿感冒寒邪者,多因乳母,解脱衣服,饮食起居,不避风寒,或夏秋之间,天气盛热,乳母当风取凉,致风寒之气伤之,是以亦病伤寒也。然小儿是患此,口不能言其致病之由,脉不能诊其必然之理,但只烦啼发热而已,视之其不可尽心乎?故初得之时,以虎口指纹之红色验之。长而童稚,则以一指按其三关,按左手人迎之紧盛而断之,斯得之矣!
陶节庵曰:凡症有头痛恶寒,皆是伤寒,无则皆非也,何则?伤寒恶寒,伤食恶食,理固然也。惟在冬时,恶寒殊甚,盖冬时为正伤寒,寒风猛冽,触之者恶寒殊甚。其余时月,虽恶寒亦微也。盖冬时之气寒,腠理微密,非辛温不可,故以桂枝等药治之。然风与寒常相因,寒则伤营,恶寒头痛,脉浮紧而无汗,则用麻黄汤开发腠理,以散邪得汗即愈。风则伤卫,头痛恶风,脉浮缓而自汗,则用桂枝汤先塞腠理以发邪,汗止即愈。
经曰:甘辛发散为阳者是也,若夫营卫俱伤,又非此二汤所能治也,须大青龙汤。然此汤太峻,亦有可代之者,其非冬时,有恶寒头痛之症,宜羌活冲和汤,辛凉之剂兼表里以和之,兼可代大青龙汤也。过此则少阳、阳明二经,在乎半表半里(肌肉)之间,脉亦不沉不浮,外症至阳明则有咽痛、鼻干、不得眠之症,脉似洪而长,以葛根升麻汤治之。在少阳则心胁痛而耳聋,脉见弦数,以小柴胡汤加减而和解之。本方有加减法,此二经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余常以小柴胡汤加葛根、芍药治少阳阳明俱病,如拾草芥,过此不已,则传阳明之本,为入里矣,便作实热治之。其外症悉罢,谓无头痛恶寒,脉见沉实不浮,谵语恶热,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干而渴,轻则大柴胡汤,重则大承气汤选用。
《伤寒蕴要》曰:凡小儿伤寒则怕寒,拘急,发热,合为一,翕翕然在表,昼夜不止,直待汗出方解,其恶寒恶风,必偎人藏身,引衣密隐,鼻塞多涕,是为表症,宜微汗之,解肌汤、萧氏小青龙汤、败毒散之类。恶热内实者,必出头露面,扬手掷足,掀衣气粗,烦渴燥粪,是为里症,宜疏利之,小柴胡汤、四顺饮之类。若头额冷、手足凉、口气冷、面色黯淡、泻痢青白,是为阴症,宜与温之,五积散、理中汤之类。重者四逆汤主之。夹惊者因惊之时,而又感风邪,或因伤寒发热,以致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主血脉,心神易动,为热所乘,故发搐也,慎勿与治惊之剂,宜疏解之,王氏薄荷散、人参羌活散之类,甚者抱龙丸主之。夹食者,先伤于寒,后伤于食,或先伤于食,后伤于寒,以致发热气粗,口中嗳气,肚热腹胀,上热下冷,或大便酸醙,并宜解散,次与消导,甚则推荡之,先用败毒散,后用藿香正气散加神曲、麦芽、棠球子、砂仁、香附之类。如不愈以大柴胡汤下之。汤氏曰:大凡小儿伤寒治法,周岁以前,热轻者服惺惺散,周岁以后,须急解表,微汗为妙,在一昼夜得汗,方保无虞。今之医士,多不表汗,致令五六日不除,入于经络,抟于血气,变传多症,或生惊风,渐至危笃,伤生害命,可不慎乎?然表里不可不知,盖表里不分,汗下差误。古人云: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乃亡。伤寒有表症、有里症、有半在表半在里症、有表里二症俱见、有无表里症。然在表者宜汗,有里者宜下,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表里俱见,随症渗泄,无表里者,大柴胡汤下之。
其表症者,发热恶寒,身首俱痛,无汗、脉浮、项强、腰脊痛,此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宜汗之。然伤寒发表,当随病轻重而汗之。头痛发热兼惊,只用葱白汤主之,甚则麻黄各半汤、解肌汤之类。
其里症恶热不恶寒,手足心并腋下濈濈汗出,胃中干涸,燥粪细聚,潮热大便结,小便如常,腹满而喘,烦躁而渴,脉实而滑,内热而谵语,此属足阳明胃经也,宜下之,可用大小承气并四顺饮、洗心散斟酌而用之。
其在半表半里者,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坚,脉沉细,是里症,当下。其人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即当汗。此两症俱见者,仲景所谓半在表半在里也,小柴胡汤主之。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诊其脉弦紧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属足少阳胆经也,宜和解之。其表里两症俱见者,病人脉浮而大,是表症,当汗;其人发热,烦渴,小便赤,是里症,当下,此是表里症俱见,五苓散主之。又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是里症,当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须当发汗,此是两症俱见,即未可下,宜与桂枝汤。又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用桂枝加芍药汤,痛甚者,桂枝加大黄汤。或腹满时痛,尺寸脉俱沉者,此属足太阴脾经也,自利不渴当温之,宜四逆汤、理中汤。
其无表里症者,伤寒四五日以后,及至过经,无表里症又无里症,未可下,但非汗症,亦非下症者,皆用小柴胡汤,随症加减用之。至十余日外,用小柴胡汤不愈者,若大便坚看可下,则用大柴胡汤下之。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症,大便难,身微热,此谓实也,宜当下大承气汤;若不渴,不口燥、舌干,而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此属足少阴肾经也。
其表里寒热者,身大热而反欲得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宜先与温胆汤。寒已,次以小柴胡汤加桂,以治其表。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宜先与白虎汤加人参,热除,次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又厥阴症,脉浮缓者,必囊不缩,外症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脉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缩,毒气入脏,宜承气汤下之。厥阴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宜小建中汤,此属足厥阴肝经也。然以表里症内,似三阴三阳之症,而疏于各症之下,非所以尽备六经之大法也,当以活人书《伤寒论》为主,其疟症亦与大方同,其暑症玉露散主之,亦与大方同,第剂分大小耳。《口议》有脱甲散,大能散热扶表,真良方也。
【附方】
麻黄汤
见咳嗽症内。
桂枝汤
见惊风症内。
大青龙汤
桂枝 麻黄 石膏 杏仁 甘草 生姜 大枣
羌活冲和汤
苍术 白芷 细辛 生地 羌活 防风 茯苓 川芎 甘草
葛根升麻汤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
小柴胡汤
见诸吐症内。
大柴胡汤
见疟疾症内。
大承气汤
见痢疾症内。
解肌汤
干葛 桂枝 芍药 麻黄 黄芩 甘草
小青龙汤
麻黄 赤芍 半夏 细辛 干姜 桂枝 五味 甘草
败毒散
见痢疾症内。或去茯苓用黄芩。
四顺汤
当归 大黄 赤芍 甘草
五积散
麻黄 苍术 陈皮 白芷 人参 茯苓 桂枝 桔梗 半夏 白芍 当归 枳壳 厚朴 川芎 干姜 甘草
理中汤
见惊风症内。
四逆汤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薄荷散
金樱 葛根 薄荷 甘草 骨碎补
人参羌活散
人参 羌活 赤芍 赤茯 柴胡 前胡 独活 川芎 桔梗 甘草 苍术 枳壳
抱龙丸
胆星 天竹黄 雄黄 朱砂 麝香
甘草为丸。
藿香正气散
见伤积症内。
惺惺散
见诸吐症内。
葱白汤
葛根 芍药 知母 川芎
桂枝麻黄各半汤
见疟疾症内。
小承气汤
大黄 枳实 厚朴
洗心散
麻黄 大黄 白芍 当归 白术 荆芥 甘草
小柴胡汤
见诸吐症内。
五苓散
见惊风症内。
桂枝芍药汤
桂枝 芍药 干葛 甘草 大枣
桂枝大黄汤
桂枝 芍药 大黄 甘草
温胆汤
竹茹 枳实 半夏 甘草 陈皮 生姜
白虎汤
石膏 知母 人参 甘草 粳米
小建中汤
胶饴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玉露散
见霍乱症内。
脱甲散
柴胡 当归 胆草 茯苓 人参 知母 川芎 甘草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