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伤寒论》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沈尧封曰:叔和释脉法,细极谓之微,即此之脉细欲绝,即与脉微相浑。不知微者,薄也,属阳气虚,细者小也,属阴血虚,薄者未必小,小者未必薄也。盖荣行脉中,阴血虚则实其中者少,脉故小;卫行脉外,阳气虚则约乎外者怯,脉故薄。况前人用微字,多取薄字意,试问:微云淡河汉,薄乎?细乎?故少阴论中脉微欲绝,用通脉四逆主治回阳之剂也。此之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主治补血之剂也。两脉阴阳各异,岂堪混释!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即前方加吴茱萸半升,生姜三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

王和安曰:厥阴经气来自足少阴经,宣于手太阴经,成循环不息之常度。若以血寒自郁于脏,脉象应有弦凝之征。今脉细欲绝,可知少阴经气来源先虚,及复本经受脏寒之感,则虚寒转甚,细而欲绝也。治以当归四逆汤,意在温肝通郁,而必以桂枝、白芍疏浚经气之源,细辛、通草畅达经气之流,内有凝寒,重加吴萸、生姜,温经通气,仍加入原方以全其用,解此则治经气之定义可三反矣。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