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健康学-健康自己把握

循环系统疾病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建筑师。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密闭而连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着血液;淋巴系统中流动着淋巴,淋巴最终也汇入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不断地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气以及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以满足其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又将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循环系统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一)心血管系统

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动脉是从心室发出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动脉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延续为毛细血管。静脉是从毛细血管引导血液回流至心房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结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相互连接成毛细血管网,血液在此处与组织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又回到心房。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路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16)。

体循环(大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1.心脏

心脏是中空的肌性器官,进行有节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循环。心脏似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体,相当本人拳头大小。心脏有心底、心尖,前、下两个面和三条沟,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干相连。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体表位置在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在此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

心脏的表面有三条沟:近心底处,有一条几乎呈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脏表面的分界标志;在胸肋面和膈面上,各有一条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切迹的纵沟,分别称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面的分界标志。上述三条浅沟中均有心脏的血管行经及脂肪组织填充。

2.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是引导血液离开心脏脏的血管,分为大、中、小动脉。动脉管壁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内膜较薄,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构成,较易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损害。

静脉是引导血液向心脏流动的血管,分为大、中、小静脉。静脉与同行动脉相比,管腔较大,管壁较薄。其管壁也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静脉内有静脉瓣,由静脉内膜形成,可防止血液逆流。人体凡受重力影响较大、血液回流较困难的部位,静脉瓣就多,如四肢,尤其下肢静脉最多。

毛细血管连接于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管径极细,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构成。由于毛细血管管壁薄,故通透性较高,可使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通过管壁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通过管壁进入血液,完成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和物质交换。

(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组成。在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称为淋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和脾(脾为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受暴力打击容易破裂)等,淋巴组织是含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

一些不易通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微粒、细菌、癌细胞等,可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汇合成为淋巴管,在向心脏流动的过程中,一般都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淋巴管通过一系列淋巴结后,汇合成较大的淋巴干(共9条),最后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进入左静脉角和右静脉角。因此,局部感染可引起相应淋巴结群的肿大或疼痛。

二、循环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血管基本是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任何造成正常结构损伤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个循环系统。

影响因素有:

高血压:由于内膜不断受到血流冲击,因此,很容易受到伤害,但有些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如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可以减缓血流对内膜的冲击。高血压的形成和预防见常见症状的健康疗法。

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后对血管壁也产生危害作用。

肥胖和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可导致高血压,而体力活动减少,血流相对缓慢,新陈代谢降低,废物不能很快的从血管中被交换出去,造成滞留,影响内膜健康。

高脂血症:血脂偏高导致血液的粘滞度增高,血流变缓,阻力增加,对内膜也造成了伤害。

其他疾病的影响:如糖尿病血糖的升高对血管壁的伤害,尤其是对微血管壁的伤害。

心理因素:性格急噪、进取心及竞争意识过强、经常有紧迫感、情绪不稳、应激能力差等,都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荷,血压波动大,对血管壁也造成一定伤害。

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过程

下面我将分5个步骤介绍影响因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过程:

(一)血管受到微小伤害

很多人觉得,心脏病的发作是平地惊雷,无中生有,实际上,大多数心脏病从形成到发作都经历了多年的积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知(前WHO总干事说过;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而拥有了一个或多个影响血管内膜的因素,导致了血管内膜的损害。

在此环节最好能做到:

通过学习了解影响因素,降低或消除影响因素。

增加血管内膜的抗击打能力,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E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俗话说:再优秀的枪手,也必须有子弹。

(二)血管炎症的发生

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后,就引起了血小板和白细胞这类身体修理工的关注。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同时也会形成血液凝块和炎症。这也是消炎用的阿司匹林能防止心脏病的一个原因。

在此环节最好能用维生素C和ω-3脂肪酸。研究结果显示,ω-3脂肪酸有类似阿司匹林的功效,但不会向阿司匹林那样影响胃黏膜。

(三)胆固醇的入侵

过去主要是通过降低LDL胆固醇水平,减少其对动脉壁的入侵,来防止粥样斑块的出现。现在人们对其认识更加深入,对策也更为先进和有效。问题的关键是:LDL胆固醇先发生了氧化反应,才被“巨噬细胞”吞噬,然后引发了血管壁的一系列病理反应。所以,如果不让LDL胆固醇发生氧化,那么它就不会被吞噬,也就无法进入血管中。

此环节的健康手段是:

补充ω-3脂肪酸,这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天生的抗氧化功能。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提高身体内抗氧化剂的含量。研究表明,血液中抗氧化剂的含量越高,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就越低。

补充卵磷脂,卵磷脂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卵磷脂是由脂肪、肌醇及不饱和必需脂肪酸在含维生素B6及镁的酶的催化下才能生成的。充分补充这5种营养素,也能使胆固醇降低。

(四)血管粥样斑的形成

由于LDL胆固醇的入侵,粥样斑块出现。如果血管粥样斑累积到足够大,或由于血流作用发生脱落,随血液流动,部分或全部堵塞了某个重要的血管时,那就危险了。

幸运的是,身体对此有解决之道,可以通过HDL胆固醇来控制LDL胆固醇。HDL的形状就象一只瘪了的口袋,它不停地将LDL放入自己的口袋中,然后将LDL送到肝脏。肝脏中有专门对付LDL的细胞,将它们分解,变成危害较小的物质。

此环节的健康手段是:

补充ω-3脂肪酸,其不仅可以降低LDL,还有升高HDL的功能。

补充维生素B族,它也可以降低LDL,防止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

(五)血管阻塞

当粥样斑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堵塞血管。现在,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阻塞引起的冠心病。实际上,粥样斑块脱落后随血流游荡,走到哪里,过不去了就开始堵,不管是脑血管、冠状动脉,还是静脉。如果是静脉被堵塞将影响静脉瓣,导致静脉曲张。

此环节的健康手段是:

保持情绪平稳,防止斑块脱落。

充ω-3脂肪酸,其不仅可以降低LDL,还有升高HDL的功能。

补充维生素B族,它也可以降低LDL,防止粥样硬化的发生。

四、循环系统疾病及健康疗法

高血压:其发生发展及健康疗法见常见症状的健康疗法

冠心病:当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没有受到重视或治疗不恰当,发展到冠心病时,首先是利用药物扩血管防止意外的发生;然后就必须根据病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必须去增加血管的弹性和韧性,补充充足而均衡的营养素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及矿物质,改善血液状况的方法则参照高血压的内容。第三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属也要多体贴和关心,关键还是自己。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类型,由于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目前认为是在遗传缺陷(染色体异常、单基因突变等)的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胎儿发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母亲妊娠3个月左右的子宫内病毒感染、羊膜病变、酗酒和受反射线或药物的影响等)而形成的。

健康疗法:

提供足量的营养素:先天不足后天补,至少可以让儿童在现有基础上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为日后的手术治疗提供物质保障。

手术治疗:修补先天不足的部位。

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温馨的生活环境。

心脏瓣膜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这都是黏膜受到了侵害,包括细菌性炎症和非细菌性炎症两种。非细菌性炎症是由于黏膜的结构和功能欠佳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导致受伤发炎。因此必须提供黏膜恢复健康的原料: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族、C、E、A以及钙镁等矿物质。

心肌疾病

心肌疾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造成病毒入侵影响心肌功能而产生的。

因此,治疗一是解决当时的症状,二是要去解决原发因素。如克山病就是由于土壤中缺少矿物质,归根到底还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其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或两者兼而有之。

冲动起源处的心肌细胞具有正常自律性,但当绝对缺少营养或相对缺少营养而发生电解质紊乱时,正常自律性将被打乱,或原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亦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导致心律失常。

健康疗法:补充足量而均衡的营养素尤其是钙、镁、锌、锰等矿物质。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健康疗法:

增加战胜疾病的勇气:人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你的想法正确么?

增加心肌力量:急性期用药,但急性期过后,一定要通过补充营养,尤其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E以及矿物质来促进健康。

找到原发因素,解决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