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朋友,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听老子的《道德经》,我们接着讲第五十八章。
老子第五十八章,前面我们说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然后老子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这句话后世特别有名。老子说“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这是帛书的版本,后世其它版本都加了一个“兮”字,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觉得加“兮”字和不加“兮”字,没有大的区别,但是加“兮”字感觉比较上口,所以我们就不按照帛书来讲了,我们就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的意思是,您虽然看到有灾祸了,觉得很倒霉,但是您要认识到,灾祸里边很可能就蕴含着福气、幸福。所以,“福”就会在这里边产生。然后您觉得非常幸福,有福气的事,有好事,但是您不要太高兴了,为什么?因为如果您处理不好的话,所谓的幸福就是这灾祸的源头,灾祸马上就在这里产生了。老子这句话一说出来是千古流传,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这种事,我们就会提醒一下自己,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别太高兴了,碰到灾难的时候也别太低沉了,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做人如果能想到这个深度的话,能看清所有的事情,它是转化的,看到它背后会有另一面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就已经到了一定境界,这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历练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般人都讨厌灾祸,一碰到灾祸知道倒霉、不舒服、痛苦。但是您别小瞧灾祸,灾祸有可能激发人的动力,让人能够静下来好好思考,认真做事,有可能幸福就在这时候产生了。
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事,我们最著名的司马迁,上小学、上中学都学过司马迁,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史记》,就是因为当时他直言得罪了皇帝,皇帝处以他宫刑,宫刑就是使他丧失了男性的功能,这对一个男人来讲是奇耻大辱,结果司马迁后来在痛苦中开始写东西,最终写出一部巨著—《史记》。他如果没有经受过人生的奇耻大辱,我估计他未必有这个决心,静下来天天什么都不干,就去研究历史。有可能每日出去应酬,那有很多事,就没有精力去做这个事了。
这样的事在古代比比皆是,比如说我讲过的著名的医生叫黄元御。黄元御是山东的一个学子,本来要考科举的,结果因为眼睛有病,被庸医治瞎了一只。当时清朝的规定是五官不完整的,比如说瞎眼睛什么的,五官不整者不能考科举,不能做官。所以,黄元御因为这一场病断送了所有的前途,这是倒霉事。结果他开始认真读医书,自己在小山村里边,没有任何条件,在朋友房子里,自己开始孤零零的读医书,结果水平越来越高,最后成为皇帝的御医,写出了很多名方,而且创立了特别完整的思路,就是人体中气回环,他调病就是调这种脾胃之气,调整升降之气,这样治病,效果非常好。
黄元御最后为什么能成名医呢?是因为他倒过大霉。那他倒霉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他当官未必能当大的官,或者是有非常好的前途,真正考科举真的能考上吗?也未必。反而不让他考科举,结果让他在这儿低头好好念书,最终成为一个名医。如果他要是没有这些人生挫折的话,我估计他每天出去应酬,做个小官每天也要应酬,到处喝喝酒,到处走一走,我估计人生就没有什么成就了。可是,现在我让你一点都应酬不了,没有什么朋友,一只眼睛瞎子,大家瞧不起你,把你放到小山村里让你孤零零读书,你的心非常专一,结果反而成就了他成为一代名医了。
我讲过那么多的古代名医,其实相当多的古代名医都有这样的背景,本来是一个要考科举的读书人,结果家里父母有病了,然后没有治好,最后父母去世了,受了很大刺激,发奋去读书,最终成为名医,这样的事太多了。比如说:李东垣,是妈妈有病去世的。朱丹溪,妈妈有病。吴鞠通,爸爸有病去世的。吴鞠通当时愤恨的要死,因为古代人讲孝顺,儒家是把孝顺排第一的,爸爸去世了,来了那么多医生看,都不知道什么病,最后人走了。
他说:“我尚有何脸面,立于天地之间。”我是一个儒生,我读儒家思想的,我要特别讲孝顺。可是这叫孝顺吗?我爸爸有病,我压根都不知道什么病,医生都不知道什么病。走了,我无能为力,你说这叫孝顺吗?于是吴鞠通戴着孝开始买来《黄帝内经》,从头学,愣学成中医一代名家。最后吴鞠通写的《温病调变》,那是中医四大名著之一,了不起。
大家看,这是人生受到了一定灾祸以后,结果痛定思痛,然后开始提升自己,给自己提升的机会,这就叫“祸兮,福之所倚”。所以有的时候遇到灾祸不要太悲伤,有可能上天给你一个机会,你要珍惜这个机会,有一个机会出现了,让你提升自己,你要想为什么出现了灾祸,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把这问题给解决了,我人生就提升了。您看,每一个灾祸,其实都是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都是反思自己有没有什么问题的一次机会。您这么看问题,你就觉得不同了,否则会躲灾祸,太倒霉了,可是实际上灾祸往往蕴藏着我们提升的机会。
老子接着讲,“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我觉得老子讲的太老辣了,这是有一定人生历练以后,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什么意思呢?您看幸福、福气、好事、幸运,这东西有了,别太高兴,为什么?我们要看到事物都是有两面的,事物是在变化的,有可能你处理不好,它就会包藏着祸端。各位,您说是不是这回事?其实本身讲,这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本身它就是阴阳合体,有阴有阳,它这事就有好和坏的,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并不是有一件事,这件事就是纯然全是好的,或者纯然全是坏的,未必。
我们看到一面,一定要想到另外一面。比如说这红烧肉好,这厨师水平高,把这红烧肉炖得绵软、香、入口即化,那种绵滑的感觉,我的天呐,只能用销魂来形容,你说这红烧肉好不好?那当然好了。可是您看到红烧肉好的一面,嘴里边觉得香,你要想到它有坏的一面。您连吃八碗,天天这么吃,甭说八碗,您天天吃一碗,天天这样吃的话,您立刻血脂情况改变了,脂肪肝就出现了,人的脾胃就开始运化失当了,然后痰湿堆积了,身体就失常了。所以,您看它表面好,但是您要知道它有另外一面。我们利用得好坏,会决定了它到底是好还是坏。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所有的事都是在变化的。您站在高峰的时候,幸福的不得了的时候,您要知道事情会变化,有可能它就开始向着不好的一面转化了。您处理不好的话,就容易出问题。我举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各位听我讲座的,我相信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人居多,也有二十多岁的,还有小朋友,当然我讲的是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人。这个时候身体怎么样?三十多岁,正在顶峰的时候,这时候身体轻松,跑起来也轻快,蹦起来也轻快,每天精神抖擞,很开心,您说这是幸福。
但是,您要注意了,为什么?您这时候就不要过度消耗了,因为马上身体就要走下坡路了。如果您站在幸福的时候,您还恣意地去放纵的话,我觉得我无所谓,我的身体是铁打的,没问题,我熬夜怕什么?天天晚上熬夜。那您倒霉就要开始了,熬夜、胡吃海塞等等各种消耗,结果您发现一过四十岁,头发白了;一过四十岁,眼睛花了;这腰也酸了等等,不好的事情就开始了。为什么呢?因为好的和不好的事情本身在转化的。我们再站到好的位置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们要尽量好好处理,否则的话,很快会转化为灾祸。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家里资金不错,买了一套大房子,这大房子好,这是好事,这么大一套房子,还送你一个大平台,一个大地下室。这是开心的事,这是幸福的事。但是怎么样?这房子要装修,开始装修,就玩命装修,人生就这么一次房子,我要一步到位,我就差这一点儿了,这么多钱都掏了,我装修钱能吝啬吗?就玩命装修,结果过度装修。装修结束以后,搬进去,一个个开始生病了。比如说小朋友容易得白血病,这真不是开玩笑的,我见过很多小朋友得白血病,都是家里边刚装修结束,也就是一年左右、半年左右的时间。
为什么得这个病?因为这是过度装修,装修里面含有太多的有毒成分、有害成分,这些成分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未必完全清楚它,有各种成分。我曾经见过小孩,家里面就刷了油漆,刷完墙面漆,孩子得了白血病。来找我的时候,我问他:“家里装修了吗?”他说:“没怎么装修,就把墙漆刷了一遍,就得病了。”这是我亲眼见过的。有的人家里面刚把水泥地做好,卫生间的防水还没有做完,还没有正式做木工活,打的家具还没有进去,还没有甲醛污染呢,就得了慢性肾炎了,我见过这样的。所以,装修污染到底有多少,我是不清楚的,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东西要防备它。像这家,买一个大房子特别开心,觉得是好事,但是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好、没有控制好,最后家人因为装修污染得病了。您说这是什么?这是“福兮,祸之所伏”。
您如果稍有不慎,在您最幸福的时候,您不注意、不控制,结果很快就会发现,祸就来了。所以,老子特别老辣的讲,我再说一遍“老辣”这个词,叫“福兮,祸之所伏”。这话讲的太精彩了。所谓的福和祸是互相依存的。就好像中国的八卦的阴阳鱼一样,阴和阳两个是互抱在一起的,是互相转化而且不断变化中的。我们一般人如果在生活中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你在幸福的时候保持一分冷静,我知道这事会变化,所以保持一分冷静。我在低谷的时候,我也别太消沉,别太绝望了,因为我知道这时我生机刚刚出现,我要处理好的话,有可能将来就越来越幸福。
所以,我们如果能有这种智慧的话,这人应该算是有智慧的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在不同的状态时候,能够想到另一面的人,我觉得已经都是很睿智的人,我们一般人是不容易想到的,一般人会在好的时候得意忘形,不好的时候倒霉到底,低沉得一塌糊涂,我觉得就完蛋了,整个人生就毁了,这是一般人。如果能想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觉得这人已经了不得了,可是不是讲到这儿就结束了,一般情况下讲到这儿,觉得老子有智慧。各位,如果我们就认识到这一步的话,虽然是有智慧的,但是未必是大的境界。
这里面蕴藏着一个特别深的道理,也就是说福和祸难道就不是我们能控制吗?难道我们只能随着它的起伏去走吗?到底这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一个天大的秘密呢?这是老子这章里要讲的内容。这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一周再来谈论这个内容,我们把这个谜底给大家揭开,看看老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一个大的秘密。我们下次再见,谢谢大家,我们不见不散!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