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重订通俗伤寒论

第五章 · 伤寒诊法»伤寒诊法

凡诊伤寒时病,须先观病患两目,次看口舌,以后用两手按其胸脘至小腹,有无痛处,再问其口渴与不渴,大小便通与不通,服过何药,或久或新,察其病之端的,然后切脉辨症,以症证脉,必要问得其由,切得其象,以问证切,以切证问,查明其病源。

审定其现象,预料其变症,心中了了,毫无疑似,始可断其吉凶生死,庶得用药无差。

问心无愧,慎毋相对斯须,便处方药,此种诊法,最关紧要,此余数十年临症之心法也,试举其要以析言之。

〔荣斋按〕本章以全身检查的方法,来观察疾病;然尚有“察耳鼻”一法,亦属重要,兹从戈存橘伤寒补天石录入,戈氏说∶“伤寒耳聋,属少阳,宜和解,久病耳聋、属气虚,元气恢复,耳自聪也,伤寒耳聋为常例,但舌卷、唇青、囊缩、耳聋者,为难治,耳黑枯燥为肾败,盖肾开窍于耳也,少阳之脉络耳中,凡耳聋、耳痛、耳肿、皆属少阳风热,如病患鼻色青者,主腹中痛;若冷者死,微黑者,有水气,黄者小便难,白者属气虚,赤者属肺热,鲜明者有留饮,鼻孔干燥,必衄血,鼻燥如烟煤者,属阳毒。

鼻孔冷滑而黑,属阴毒,鼻塞浊涕属风热,鼻流清涕属肺寒,鼻孔癖涩属肺热,其中,“黄者小便难”“白者属气虚”“鼻燥如烟煤者为阳毒”这几句,对病理机转说得不够明白,特作如下解释∶根据文献记载“鼻燥色黄为积热溺涩”,是小便难由于积热所致;“鼻色白主吐泻伤脾”,是虚由吐泻所致;“鼻如烟筒主热伤肺脏及惊中危症”,则知所谓“阳毒”者,就是热伤肺脏。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