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健康学-健康自己把握

心理与健康

认识一个理想还不是顶难的事,顶难的是认识自己的使命。

茅盾

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心身医学”,它是研究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心理因素较为复杂,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有各种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必然要影响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导致情绪变化,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社会因素是影响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基本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社会工作及生活环境等等。社会因素作为应激源,引起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及行为的改变。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事件使人体产生应激,如果应激状态强烈而持久,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影响健康,甚至导致精神和躯体疾病。

目前认为心理因素致病机制是心理因素刺激主要通过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机体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健康。心理因素刺激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作用于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中枢神经,引起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紊乱,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释放,直接作用于器官、内分泌腺体,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

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人格)两个方面。心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情境或影响因素下产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

人出生时除存在一定的生理区别外,其心理、行为模式亦存在一定差别。心理学家认为,某些心理特征虽然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受后天条件影响。由于生活环境、教育水平、所从事的工作等不同,心理活动在每个人身上总带有个人特征。

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能力主要指人的智力和技能。对于个性的另外两个要素,气质和性格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气质

气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脾气,是个人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人的情感体验特点的综合。

气质通常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胆汁质型的气质特征是:智慧敏捷,但缺乏准确性;热情,但急躁易冲动;刚强,但易过于粗暴。多血质型的气质特征是:灵活,有朝气,善于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情绪体验不深。粘液质型的气质特征是:稳重但不灵活;忍耐力强,沉着,但缺乏生气。抑郁质的特征是:易感,但内向;稳重,持久,但懦弱,沉默而孤独。这四种气质类型属于极端形式,实际生活中的人大多是接近或类似某种气质。

(二)性格

性格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定型化即一贯性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性格特征: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的自我调节、控制等。

性格和气质都属个性的范畴,具体内容难以分清,且两者互相作用,共同影响人的行为。但由于气质与个人的身体条件、遗传等因素有较大的联系,易变性差。而性格则主要与后天条件有关,性格虽然稳定,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这就为去劣取优提供了机会。因此,对性格与健康和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比对气质的研究要广泛得多。

20世纪50年代Fiedman和Rosenman等提出了A型性格模型。A型性格的特征是: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出人头地;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对人有敌意。与此相反的性格,如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的性格称为B型性格。流行病学调查证明,A型性格者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2倍,复发率是5倍,死亡率是4倍。实验研究表明A型性格者的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高。因此A型性格被认为是与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及高血压并列的四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有人提出一种易患肿瘤的性格模型,即C型性格。其特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忍让,回避矛盾,怒而不发,好生闷气,内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型性格者的宫颈癌发病率比其他人高3倍,患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危险性更高。

应激与健康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的定义是随着健康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由Cannon应用于人类生理学研究领域,指超过一定临界阈值后,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一切物理、化学和情感刺激。50年代Selge提出机体对上述一切刺激的非特异反应统称为应激。70年代Levi等提出了由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应激源作用于机体,从而导致躯体疾病的模式,认为应激反应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素质、早年环境的影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因素与应激源的相互作用。因此,应激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

(二)应激因素

工作或学习环境因素:如工作负担过重、兼职过多形成角色冲突、事业缺少成就感、升学竞争强、学习负担过重、各种考试压力大、人际关系不融洽等。

社会环境因素:如水灾、火灾、地震、交通事故、工业噪音、环境污染等。

家庭内部因素: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子女远离父母形成“空巢”状态、家中重大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等。

(三)应激对健康的作用

适量的应激有利于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增强体质与适应能力。还可以给人带来激励和振奋,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应激的不利方面是:过量的应激会造成适应机制失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和躯体障碍,使人产生焦虑、恐怖、抑郁等情绪;情绪不稳、易激惹、易疲劳等会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适量的应激有利于解决问题,而过量的应激则有害于健康。

自杀是一种应激后的消极行为现象,多数是因为长期不能解决的矛盾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对前途渺茫而采取的极端自绝行为。自杀的后遗作用非常严重,尤其是自杀未遂而留下终生生理功能丧失的致残者更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三、生活事件与健康

(一)生活事件的概念

定义:生活事件指在童年期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各种事件。重大生活事件造成的心情紧张和精神压力,成为应激源,对疾病的发生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紧张性生活事件作为客观精神刺激,有其性质、强度和频率特点,由此引起的心理紧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般在一年之内)具有叠加作用,即各种紧张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紧张的总和与个体心理和躯体健康状况有一定的联系,不同性质、强度、频度的紧张性生活事件对健康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生活事件的测量:Holmes和Rahe(L967)开创了对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方法。他们把生活过程中对人们情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并按影响人们情绪的轻重程度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LCU)进行定量评定,制定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Holmes等人对500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若一年内经历的生活事件小于150LCU,则未来一年基本健康;若为150—300LCU,则未来一年患病概率为50%;若大于300LCU,则来年患病的概率为70%。SRRS在日本、美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及北欧等国家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Sarason等(1978)在Holmes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生活经历调查表”(life experiences survey,LES)。与SRRS的不同点是评分分成阳性分和阴性分,并由受试者本人评定事件对情绪影响的程度及性质。该评定方法更接近人们生活的实际情况。我国张明园等(1987)在上海、郑延平(1990)在湖南分别组织了国内协作组,参考国外经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制定了生活事件量表,将生活事件归纳为:学习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健康问题、家庭问题、工作与经济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问题、法律与政治问题等八类,共47项。研究发现:我国正常人群中最严重的刺激因素是丧偶和家庭主要人员死亡,最轻微的刺激是生活琐事,如与人争吵、违章罚款或扣发奖金。该结果与国外研究一致。

(二)生活事件对健康的作用

学习问题:学生这一特殊人群面临着激烈的学习竞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在学习过程中成绩不理想或考试失败也是较大的精神刺激,可造成应激状态,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和躯体疾病。

恋爱婚姻问题:恋爱和婚姻是人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若恋爱成功,婚姻美满,则由此正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活动张力增高,产生愉快的体验。相反,在恋爱婚姻过程遇到的各种挫折都是负性生活事件,若不能维持精神活动的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精神和躯体疾病。

健康问题:本人、家庭成员、亲朋好友患急、重病或遭受意外事故都是负性的紧张性生活事件。这些刺激因素发生的频率虽然不太高,但心理刺激的强度却是非常大的,若不能及时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加之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大脑精神活动的紊乱,发展为认知功能和情感活动的异常,最终罹患精神和躯体疾病。

家庭问题:在家庭中子女管教困难,夫妻分居或感情不和,婆媳、翁婿之间关系紧张,家庭成员发生意外或因病死亡等负性生活事件都可引起心理应激,若其发生的频度较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了叠加作用,就可影响心理健康,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工作与经济问题:失业、工作中遇到矛盾和困难等情况是发生频度较高的紧张性生活事件。家庭经济困难,如失窃、罚款或扣发奖金等强度低而频度高的紧张性生活事件造成的应激状态长时间持续存在,通过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就有可能发生精神和躯体疾病。

人际关系问题:上下级关系不和或工作学习中受到批评、当众丢面子或名誉受损、受人歧视或冷遇、被人误会和错怪,都会造成心理压力;与邻居关系紧张、与好朋友关系破裂也是应激因素。关延平(1990)的研究表明,我国正常人群中最常见的低强度心理紧张性刺激因素中,人际关系问题发生的频率最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紧张刺激源。如果这些刺激持续存在,超过了人的心理压力承受限度,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

环境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噪音的干扰会使脑神经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生活环境受到了有害物质的污染会使人情绪不稳;本人受到严重惊吓和生活习惯的重大改变可使人焦虑、抑郁、易激惹;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急骤的、强烈的精神刺激,若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物质援助,则可能使人体内环境活动失去平衡,发展到严重程度就会罹患各种疾病。

法律与政治问题:被卷入法律纠纷、在重大的政治运动中受牵累而使前途受到不可挽回的影响等都是令人难以承受的精神创伤。这些紧张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紧张在一段时间内叠加,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和躯体疾病。

四、情绪与健康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有三个特征:其一,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其二,情绪是主观体验,虽然这种体验可能出现行为表像,如悲伤、愤怒、喜悦,但也常不露于形,内心感受也无法观察,因此常常用内省法来研究情绪。其三,情绪的个人基础是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与否能导致心态的变化,如消极或积极心态。愉快、积极的情绪可对人体的生理机能起正性作用,可以发挥人的潜在能力,有利于人体健康;而消极情绪可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若反复出现,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机体病变。

情绪致病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疾病发作或复发的诱发因素;二是直接作为致病因素或疾病的促发因素。实际上情绪作为有些疾病的诱发因素在临床上已得到肯定,如急剧的情绪变化被认为是心肌梗死、脑溢血、精神病发作的重要诱发因素。流行病学及实验医学研究证明,消极情绪与多种疾病有密切关系,长期抑郁者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六、角色与健康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或团体中占有的特定地位,并按照这个地位规定的行为活动。角色是一套行为模式,要求和其地位、身份相一致。

人类社会是以各种人际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系统,每个人都存在多方面的关系,并处于不同的地位,因此他可能承担几种角色,这就称为角色集。如一个人在公司是经理,在家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这种集经理、丈夫、父亲于一身的情况,就是角色集。

根据社会角色冲突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角色冲突可以分为:

角色内部的冲突:一个人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和期待与社会对这种角色的要求往往不一致,于是便产生角色内部冲突。例如,社会对学生的角色期待是努力学习,为进入社会打好基础,而某位学生认为挣钱是最重要的,这种相矛盾的要求便会导致角色内部冲突。

角色之间的冲突:每个成年人都是一个角色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都要求角色的承担者去执行。一个人由于担任角色过多,时间、精力上不够分配,便会造成角色间的冲突。另外,一个人同时担任的角色,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他提出相反的要求,从而造成角色间的冲突。比如法官的儿子犯了法,做为法官,他必须秉公执法,而做为父亲,他又希望儿子平安无事,矛盾的要求会使他处于角色间的冲突中。

角色发生改变时的冲突:当一个人的角色发生改变时,如不能很好或及时的进行角色改变,就会引起冲突。如退休者从社会角色变为家庭角色时,会发生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在角色紧张的基础上发生的,并引起主体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首先,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常会引起情绪紧张,情绪高度紧张又会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一系列变化而导致疾病。其次,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必然导致心理矛盾的冲突,使心理失去平衡,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心情压抑之中必然影响人体健康。另外,剧烈的角色冲突还可能导致自杀和意外死亡。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