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子修真心传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释义:本章经文,乃整部经文之核心,也是修道之核心,其核心就在于“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句。若不能领会其秘义,修行路上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盲修瞎练,无法得道。首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老子到底让我们如何正确修行呢?是修道?还是修身?还是修德?还是修真?还是修心呢?

从经句表面上看,“修之于身”的“之”应该是指“道”而言,也即“修道于身”,那么是不是就此而认定老子是让我们修道了呢?细想一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道”根本不需要人去修它,它本来就恒常存在、不生不灭、自然无为的啊,所谓修“道”,只是痴心妄想罢了。

那么,既然不是修道,那是不是修身呢?“修道于身”,不就是讲把“道”修到自身上吗?表面上看,这句话没有错误,但是慎思之,需要厘清的是,老子所说的“身”并非指我们这个肉身生命,因为道是不生不死,是恒久的,而肉身生命是有生有死,是无常的,即便活过800岁,终究难逃一死。所以,老子此处所言的“身”肯定不是肉身生命而言,并且在第13章中,老子明确说肉身本身就是个大祸患。我们再把13章经文拿出来,仔细分析一下: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子所讲的“吾”字和“身”字并不是画等号的,二者不能等同而混淆为一谈。也即:“吾”并不是指肉身而言的。否则,老子就不会用“吾”字来代替“身”字,而会直接说:

“身”所以有大患者,为“身”有身也,及“身”无身,“身”有何患?。

那么,既然“吾”不是指肉身而言的,那它究竟指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指心性,是心体之本性,也即:本我、真我。

吾,即为真我、本我,即是心体。

所谓心体,就是心之本体,或说是本性、心性。

心体,即本我、即真我,即是吾。

而“我”却是幻躯,是执“肉身”为我,而却不知那是假我、幻身。

因为肉身有生有灭,不能恒常存在,所以称之为假我、幻身。而“吾”是指心体本性,它与道体的特性一样,是不生不灭,恒常存在的,所以称之为真身、真我。一切万法皆从此出,所以又称之为法身。

因此,读《道德经》时,看到“吾”、“我”字眼时,需用心体悟其天差地别之意。

表面上,老子是在谈修道,内在里,不过是教人借“道”来修“心”(法身、真身)罢了。具体来说,就是借“道体”来修“心体”,借道之“本性”来修心之“本性”。明处修道,暗处修心,这正是老子之伏秘、奥秘所在。

那么,心修到何种境地,才算功成事遂了呢?答案就是修到“真”境。所以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留子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一个家庭想要长久兴旺,靠的就是道德,厚德才能载物,而要厚德,必须有道,有道,才有德。修身就是学道、悟道、修道、行道、圆满天道的过程,只有修身,才能修出真正的光明德性能量。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如何才算是“真”境呢?当心性与道性合一,心体与道体合一时,就是真境了。此时,道体之性德能量已经完全灌注于心体之中。到达“真”境,就是真人的境界了,此时,心体就可以借助该性德能量来驾驭、主宰肉身,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此“道身”来替代“老天”,来替天行道了。

所以,所谓修道、修身皆是假象罢了,只是借天道之性德能量、借肉身之生命能量来修心体之本性罢了,直至将心修到至真、至善、自然、清静之地步,本性智慧灵光就能开显,就能真正实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就能真正实现“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这,就是真人、至人的境界(参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另外,关于对心体或道体的“本性”的描述,老子用了很多词汇来做隐喻,比如:众妙之门、大、天、天道、天之道、“先天地生”者,贵食之“母”、谷神、玄牝之门、天地根、天门、玄鉴、盅、善摄生者、善建者、善抱者、国之利器、无极、无物,无身,无心、无事、无欲、无死地、无执、无为、无不为,无以生为者,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自然、清静、玄德、玄同、天古之极,古始、天下贵、袭明、袭常、“执大象”者,死而不亡者、不可得、不争、不言、不仁、致虚极,守静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等。

另外,道家宗师庄子对本性的描述及对证悟本性的得道者称为:至人、真宰、真君、养生主、大宗师、冥海(在北则称为北冥,在南则成为南冥)、天池、天籁、天机、逍遥游、“吹万”者、无相、不死不生、撄宁、心斋、德充符、应帝王等。

道教对本性的描述及对证悟本性的得道者称为:蓬莱岛、硃砂鼎、偃月炉、心源性海、金丹之母、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玄关之窍、凝结之所、呼吸之根、生身处、复命关、甲乙坛、戊己户、神室气穴、灵根把柄、灵府灵台、土釜谷神、坎离交垢之乡、千变万化之祖、生死不相关之地、鬼神觑不破之机、太上、天师等等,很多名字源自《道德经》经文。

佛家对本性的描述及对证悟本性的得道者称为:真如、自性、观自在菩萨、天人师、世尊、无上士、调御丈夫、正遍知、明行足、善逝、应供、世间解、佛、佛性、本性、本来面目、无生、无相、实相、如来藏、光明藏、圆觉海、般若岸、真实地、净土、不生不灭、不二法门、总持门、甚深法界,法王城、涅槃城、极乐国、西方天堂、三摩地等等。

儒家对本性的描述及对证悟本性的得道者称为:天命、天道、天性、粹然至善、在止于至善、缉熙敬止、安汝止、钦厥止、艮其止、止其方、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何思何虑之天、不识不知之地、方寸神明之舍、腔子里乐处、活泼泼地,乐在其中。浑然其中、退藏于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思不出位,立不易方等等。

除此之外,其他宗教文明体系中也有类似对本性的描述,如天主、真主、上帝、大梵天等等。总之,世界各宗各派、各个文明体系下的有大成就的修炼者,他们的修行法语中,虽然所用的语言和词汇表达有不同,但最后无一不是指向心体本性的,如果不是一竿子到底,直指人心的话,那它一定不是究竟法,而是外道、邪说了。接下来,我们逐句解析本章经文。

第一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这里描述的是道体能量的强大无比。“善建者”、“善抱者”皆是指道体而言,道体能量非常强大,它所创建的东西,永远不能拔除掉,它所抱持的东西,永远不能脱离掉。并且后世子孙会世世代代祭祀供奉,视其为精神信仰,永不会停止。

第二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此段经文,老子向修道者揭示如何将道体与心体合一的渐修次第。

第一步,将道体与自身合一,也即与自身之心体合一。心体与道体合一,如此心体所流露出的善念才会与道体所自然显化出的德性能量完全交融契合,这就是至善、德善,是最纯真的性德能量,故曰:“其德乃真”。这也是最根本的方法,犹如树先有根,才能有枝干、叶子、花果。扎下根,才能结出果,否则,结出的就是谎花,不可能结出好的果。若不从根上修,则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所修之“道”很快会被妄心拔除、甩脱掉。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道体与全家族人的心体合一,也即修道者的能量场影响到了整个家族的人,使整个家族都立身行道。如此“其德乃余”,性德能量更加富余了,整个家族都沐浴着性德法露、能量满满,一定会家和万事兴。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道体与一乡人的心体合一,也即修道者的能量场进一步扩大,能影响一乡之人了。引导全乡人都立身行道,如此“其德才长”,性德能量更加长久。

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道体与一国之人的心体合一,也即修道者的能量场又进一步扩大,能影响一个国家了。能引导整个国家百姓皆立身行道,如此“其德乃丰”,性德能量更加丰盈。

第五步,在第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道体与全天下之人的心体合一,也即修道者的能量场继续扩大,能影响覆盖整个天下了。能引导全天下的百姓皆立身行道,如此“其德乃普”,性德能量普照天下。

第三句:“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白话意思是:以道身观照肉身,以修道之家观照家族,以修道之乡观照乡党,以修道之国观照国家,以修道之天下观照天下万事万物。

最后一句:“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我缘何能觉知天下之本来面目呢?就是据此而知啊。

此段老子向我们指明:随着修道者自身能量的不断升级,所辐射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直至最后心体与道体完全合一,也即天人合一。如此,就可获得觉知一切的大神通。当心体与道体相合,则一家、一乡、一国、乃至整个天下,都能以道治来实现自治,即:天下人皆能奉道而行,皆能自治其身,自净其心,自净其意。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