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子修真心传

第七十二章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弗唯弗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故,去彼取此。

释义:第一句:“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民”,指不知修道的凡夫。第一个“畏”字是畏惧的意思,第二个“畏”字是敬畏的意思,具体指道体或心体而言。第三个“畏”字是可怕的意思。此句意思是说,如果民众不畏惧那些需要“敬畏”的东西,那么,最可怕的事情就会发生了。也即:如果民众不对道体和心体产生敬畏之心的话,那么就会任由妄念肆意向外攀缘,就会狂妄自大,天不怕地不怕,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如此下去,就会产生非常可怕的恶果。

第二句:“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毋”,禁止、不要、不必的意思,“闸”,关闭的意思。“其”指凡夫之妄念,“所居”指肉身,具体指六根而言,也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妄念(也即六识)所居之所,眼妄视,耳妄听,鼻妄闻香臭,舌妄嗜滋味,身妄贪细滑,意妄游思虑。“毋闸其所居”,意思就是说:不必关闭妄念所居的肉身孔窍 。

“厌”,音压,压制的意思。“其所生”,是引发妄念所生之地,也即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部尘境。此六境与六根相接,则染污清净本心,所以称之为尘。“毋厌其所生”,意思就是说:不必压制六尘。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这两句话也是老子示现的修道之法,不必关闭六根,不必压制六尘。为什么这样做呢?答案就在下一句。

第三句:“弗唯弗厌,是以不厌。”意思是,只有不压制它,就不会生起厌恶之心。老子此处是无为法,也即只要守住心体本性,自然常能清静,即便六根与六尘相接而产生妄想,那么也会很快被清净心所湮灭或净化。

老子此处所示现的无为法与第52章中“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一句中所揭示的有为法,一正一反,正好形成对比。之所以会有正说反说之差别,皆是因人之根器不同罢了。就如同对小学生,要讲小学课程,而对大学生就要讲大学课程一样的道理。

第四句:“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因此,得道的圣人所修道的方法,只是对自性保持如实的觉知,而不使六根对外境生起任何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一切见识,这就是自知而不自见。只是以慈爱心护持自性,而不使六根对外境生起诸如“尊贵、贵重”等分别、贪执的念头,这就是自爱而不自贵。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