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伤寒论纲目

便脓血

〔纲〕仲景曰: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不大便,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目〕鳌按:热利不止,必大便脓血,由于素有蓄血,内外俱热,阳盛阴虚,而阴络受伤故也。此因下后协热便脓血,热气下流故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下血谵语,此热入血室,但头汗者,当刺期门。

〔目〕王肯堂曰:冲脉为血海,即血室也,男女均有之。男子下血谵语,女人寒热似疟,皆为热入血室,迫血下行,则为协热而利,挟血之脉,乍涩乍数,或沉或伏,血热交并,则脉洪盛,大抵男多在左手,女多在右手见之也。又有阴寒为病,下利脓血者,乃下焦虚寒,肠胃不固,清浊不分,而便下脓血也。二者一为血热,一为血寒,临病审之。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