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子修真心传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释义: 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此处的“上德”指最上乘的,或者说无上、没有上限的德,它的特性是什么呢?老子告诉我们两个字,说它是“不德”。“不德”之德,才称得上真正的有德。

那么,什么是“不德”呢?“不德”就是不执着于“德”与“不德”。还是那句话,连“道”都是“空无”而“不可得”的,都是没有名相而勉强命名的,更何况是德呢?真正的“德”,哪里会有一个“德”字的名相存在呢?所以“不德”就是讲心根本不要执着于“德”与“不德”,一但有了执着,心上住着一个虚妄的“德”的名相在,那就是还有挂碍,就不能彻底解脱,不能彻底的清静。心不清静,那心体就不能与道体完全合一,就与道体分离了,与道体分离的“德”,就是“失道而后德”的“德”了,就仅仅是名相上的“德”了,就沦为“下德”了。所谓“下德”,就是比“上德”更下一层次境界的德。

古人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如果心上还挂着一个虚妄的“德”的名相在,还有这样一个执念在的话,那这个“德”的虚妄名相就把心体给遮蔽住了,就像一块云彩把本自清静、湛寂的天空给遮住了一样,就看不全、甚至看不到天空的本来面目了。

第二句:“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就是上面所讲的更下一等的“德”,是说心还执着于“德”字这样一个虚妄名相上,还不想失去这个名相。如此,反而“德”就会越发失真了,如果认假作真,执着于它,这就不是真正的德了,所以老子说“无德”。

老子说:无执也,故无失也(参见第64章)。当“心”还执着“德” 的名相在的时候,就容易认假为真,心就容易被这个“德”所缠缚。就会为了得到“德”这个名声而刻意的行善、做好事,去刻意的积功累德,这终不是究竟之法。这里务必说明的是:不是说不要去积功累德,而是说做善事的时候,心不要执着于“德”名,不要总想着得到别人夸赞、荣誉、嘉赏等,那样子就已经是“下德”了。行善、利他是成就自己智慧法身的唯一途径,而最终能否成就,关键就在于当下的一念心是否执着。大德云:“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当行善而不执着于得到“善”名,积德而不执着于得到“德”名,任何时候,都不自我标榜、炫耀自己多么有德的时候,我们的心体就与道体合而为一了,就达到“上德” 境界了

第三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老子这里进一步揭示了“上德”的层次境界是什么样子的。“无为”就是自然而然的去做,“无以为”就是做的时候心里头不要还存有一个为了“德”而做的念头,这叫无以为。“无为而无以为”,就是“上德”的境界。

如果事情一开始是自然而然的做的,但做到半途却产生了诸如“做这个事到底有没有功德”或者“做这个事一定会有功德”之类的念头,那么这就不是“上德”了,而是下德了,已经由先天无为法落入了后天有为法。虽然老子这里没有说类似“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话,但从上下文来看,也可以推测而知。

第四句:“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仁”是一个“从后天有为法进入先天无为法”的渐修次第境界,是从初时的后天“有为”渐渐进入先天“无为”的过程,是渐修之法。 就是说善事还没开始做之前,心里就有了分别计较,到底做还是不做呢?最后的答案是:“为之”,也就是说这已经不是自然而然的为了,已经是有为了。注意:有为和无为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个“分别”计较的念头在。“为之而无以为也”就是说事情开始前,还有所分别计较,事情开始后,做的过程中,就慢慢没有分别、没有计较了,一心一意的去做了,并且也不在意结果有无功德,这就是“上仁”的境界。虽然从“因”上看,“上仁”境界不如“下德”境界,但从“过程”和“果”上看,“上仁”境界又比“下德”更高。

第五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相对“上仁”来说,“上义”的境界又低了一个层次,是彻头彻尾的有为法了。也即:事情开始前,心里头有分别计较,事情开始后,也即做事过程中,心里头一直存有“自己当下是在做善事”的念头,这就是念念相续了,已完全落入后天有为法了。

第六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到了“上礼”这一境界,就更不行了,“有为法”已经乱了法度,成了只有表面形式而毫无章法的胡作非为、肆意妄为了。心中妄念纷杂,纠缠不清,三观不正,六神无主,不得清静,所以其结果“莫之应也”结果总是得不到效应,也得不到别人的回应和响应,更得不到上天的感应。“则攘臂而扔之”,得不到好的结果,则只能捋袖甩臂将其扔弃掉,最后无功而返。

第七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此段老子指出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本是自然一体的,皆出于自性真心,是自性真心的自然流露,但因妄心妄念的掺入、干扰而“一失再失”。妄念越多,则失真越多。妄念越多,离心体和道体越来越远,以致于本末倒置,徒有其表而无其里了。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到了“礼”这个层面,在妄心的驱动下,人们已经不再忠实于本我真心,已经背离了真心,更不会把“道”作为终极信仰,完全沦为物质欲望的奴隶,所思、所想越来越浅薄,这正是祸乱发生的首要原因所在。

第八句:“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始也。”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前识者”。

“前识者”就是人的心识,也即意识心,道家称为识神。人的心神分为两种,一个是先天元神,一个后天识神。先天元神,也就是自性真心,它无欲无求,无有分别,自然无为,湛然静寂,是心之本体,它合乎道体,是上天自然赋予的特性,简称天性。

后天识神,也就是人的妄心,它有分别,有善有恶,喜好攀缘。人出生前,元神主事。出生后,元神退位,识神开始到台前主事、发号施令,主宰人的眼耳鼻舌身,产生各种行为造作,所以称为“前识者”,由于后天识神喜好向外攀缘,所以容易使人产生执着和贪欲,进而产生各种愚蠢、不理智的行为,所以老子说它是“道之华也,而愚之始也”是“道体”虚华不实之妄象,并不是清静无为、湛然静寂的道体本身,人沉迷于虚华的妄象之中,这是愚蠢的开始。

第九句:“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所以老子告诫世人,一个大丈夫应该守住敦厚的道体,而不应该沉迷于浅薄的物欲享受,应该守住实相本心,而不应沉迷于妄心所营造的虚华之象中。

最后一句:“故去彼取此。”老子进一步提醒世人:修道是大丈夫所为,因为他们懂得有所取舍,所以最后能得道。而凡夫俗子却很难悟道,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取舍。

那么,该如何取舍呢?就是“去彼取此”。“去彼”,就是说一定要去往彼岸,所谓彼岸,也即先天真我、自性本我、真心本性,只有到达彼岸,才能智慧光明觉照,证悟真实大道。那么,如何去往彼岸呢?就是“取此”。所谓“取此”就是取此岸之后天有为法,取当下所有浅薄、虚华的表象,然后由表及里,由外而内,逆向而行,追根溯源,直至回归自性,觉悟本心而证悟无极大道。古人云:顺成人,逆成仙,玄妙就在颠倒间。此言不虚,道,永远是逆着修的。从更究竟处说,彼岸无岸,此岸即是,当下即是。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