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健康学-健康自己把握

经济能源——碳水化合物

假如你的心灵没有缚上夹板,就一点也不算残废

——法兰克·斯卡利

一、一般知识

糖是三大营养素之一,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由数百至数千个单糖或双糖构成,在谷壳类、薯类植物中含量丰富,食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或是动物体内的糖原中也含有大量的多糖。

糖类被分解成单糖后被人体吸收。多数以淀粉形式存在的多糖在咀嚼中被唾液淀粉酶部分消化,然后被送至胃,在胃液中几乎不被消化,到达十二指肠后,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经黏膜上皮吸收,由门静脉运送至肝脏,再到达全身各组织,经分解代谢,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组织细胞利用。

肝脏和肌肉会将过剩的葡萄糖转变成糖原,并将他们暂时储藏起来。但糖原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多余的葡萄糖将以血糖的方式运往脂肪组织,转变成脂肪,以体脂肪的方式长期保存。

脑、神经系统、红细胞、肌肉均以葡萄糖为能源来源。如果糖供应断绝,数分钟内脑机能就会丧失。因此当血糖值下降时,肝糖原就会被分解进入血液中,同时糖异生过程(把脂肪酸、氨基酸转变成糖类)也被激活,所以人类即使数日没有进食,脑和肌肉的功能依然能够维持。

二.糖类的功能;

提供能量:供肌肉收缩,体温调节,器官运作;

调节血糖:人体内的糖类储存量并不多,都是当天需要多少吃多少。如果有多余的,就转化为作肝糖元储存;再过量,就形成皮下脂肪。禁食8小时左右,肝糖元就会完全被消耗。肝糖元的储备非常重要,因为脑神经的唯一能量来源就是糖。如果你常常有一顿,没一顿,饿过头了,对脑神经的伤害是很大的,会造成记忆力减退,学习力减弱。所以三餐要按时吃,否则不是因糖类缺乏而变笨,就是因糖类过剩变成脂肪而发胖。

协助脂肪的消化吸收:不吃糖类,只吃脂肪,糖类提供能量不足,胃肠蠕动不好,脂肪消化吸收就会减弱。

保护蛋白质:身体需要一定的能量供应,如能量供应不够,蛋白质就会被分解用于供能,形成浪费。

构成身体成分:如细胞间质中的透明质酸就是多糖成分。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

三餐中易被偏废的是早餐和午餐。早餐不吃,午餐大多只吃淀粉类,如红茶配面包,容易消化吸收,使血糖陡升陡降,血糖维持时间只有1.5~2小时时间。血糖陡升上去时,身体以为将有大量的糖进来,就拼命分泌胰岛素,结果后面又没有多少东西,结果血糖水平陡降,甚至可能降到正常水平以下。所以,人饿的时候,吃一碗面或一片土司,可能会觉得更想吃东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是相对不足,如果能把血糖控制得很好,甚至可以不必注射胰岛素,不用吃药。糖尿病患者只吃淀粉类食物,肯定血糖控制不好。如不想让血糖陡升陡降,食物中可以加入脂肪,消化吸收就变得缓慢,血糖曲线较慢上升,可以维持3小时。若食物中糖、脂和蛋白质按适当比例搭配,血糖曲线就会缓慢上升且缓慢下降,可以维持5小时。所以人在均衡饮食的情况下,通常隔5~6个小时才想吃东西。吃这样的饮食会不会胖?不会的。要想让自己胖起来,很简单,一天到晚吃面包。可以保证,不管你吃得多饱,2小时后一定会饿。若饭配菜,虽然没吃得那么饱,但不容易饿。

饮食中要多摄取多糖,少摄取单糖和双糖。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