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释义:本章,“天下皆知”之“知”指人起用后天之心(道教称其为识神,佛家称其为妄心)向外攀缘、执取所建立的善恶、美丑、难易、长短、高下、音声等二元性概念,并以这种二元性概念建立起认知标准。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所谓“概念”只是大概的念头,或说是对念头的概括而已。而念头是有生有灭的,是不恒久的,属于非恒道,并不是事实真相,不是恒常不变之道。我们需要借助概念来建立起认知,但是我们不能活在概念里,不能活在自己的念头里,一定要追本溯源,要弄明白“念头”从何而生,又缘何而起?惟有如此,才能超越二元性概念,打破二元性认知,才能彻底帮我们化解一切因二元对立引起的困扰、矛盾与冲突。
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白话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与之相对;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与之相对。此处,老子强调了整体的观念,告诉我们要跳出阴阳二元相对,站在更高维度,以整体观念看问题,如此,就能破除对美、恶、善、不善等相对观念的执着。
第二句:“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此句有两解,一解:白话意思是:所以,有和无是相伴而生的,难和易是相伴而构成的,长和短是相伴而成形的,高与下是相伴而盈缺的,音与声是相伴而和谐的,先与后世相伴而随从的,这种相伴相生、正反相互依存的整体法则,是普遍并永恒地存在着的。
此句强调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先和后等一切对立的概念,这种概念本身都是源于我们的二元性认知,认知只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工具而已,而工具是可以不断升级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我们的认知改变了,一切概念都会随之而改变。或者说,所谓二元性认知本身也是基于整体认知或者说依附于整体认知之上而独立存在的认知,它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只能借助整体而独立存在,而这个整体的认知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一切认知都是源于这个本性。
另外一解,此句的“相”字,音可读四声,即做“相貌”解。也即所谓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先和后,其实外在事物在人心中所呈现出的阴阳二相,“有无之相”的生灭,“难易之相”的生成,“长短之相”的形成,“音声之相”的附和,“先后之相”的随从,都是恒常自然的,本无相对,本无对立,一切皆是自然而然的现象罢了,相由心生,万法唯心造,只要有人心意识的参与,就会容易产生分别、执着,进而产生相对和对立的二元意识,而无法固守住清净本心,此解和上一解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第三句:“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白话意思是:所以圣人会据守这种高维的整体观,运用自然无为法则,顺势而为,而不用对立观念强行处事,不行言辞之教,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益。此是外说。
内说:我们的心本来就安居于“无”处,“无”才是心的本性,“无”才是心的大本营,只有心居于“无”处,不离开这个大本营,步步为营,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无为”,所以“居无为之事”实际上是一个让“心”安居的工程,使其不在向外攀缘,四处流浪,这个工程必须通过内观来实现。
“行不言之教”,言为心之声,言出于口,而根于心。心本无言,只是一个觉性罢了,所以当“安居工程”完成,也即心归于本位后,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教化,它会从悬浮躁动的状态自然回归于定静之中,一切烦恼尘埃也会随之落地而最终归于平静。
另外,此处也指明:“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是开启修行模式后,随着修行的深入所自然产生的超级能力。
第四句:“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白话意思是:圣人顺应万物自然运作而不人为的促其发始(事前),顺天道而为而不自恃己能(事中),功成事遂而不自居有功(事后)。
此句也指明不论事前、事中、事后,圣人始终处于“不执着”的境界,即:事前不执着,事中不执着,事后不执着。不会使“心”胶着在事上,心可以随时代入到事上,也可随时从事上抽离出来,心与事若即若离,任运自如。事前,随缘起用;事中,顺势而为,事后,任其自然。
“成功而弗居也”大德云: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成功”是果,“弗居”则指圣人之心不居于结果,心不粘连在“果”上,只是在“因”地上下功夫。
第五句:“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白话意思是:正因为圣人不居功,他们的功绩反而无法泯去。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