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子修真心传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此句乃开启《道德经》之天机密钥,修道者若不能深刻领悟本句秘义,则很难契入老子修道心法之门。此句白话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清的话,那就不是恒久之道了。

注意:通行版《道德经》第一句为“道,可道,非常道。”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将“恒”字改成“常”字,虽做了改动,仍不失本义,通行版的“非常道”即是帛书本的“恒道”,通行版的“可道”之道即是帛书本的“非恒道”。

此句,老子向修道者揭示出道体的根本特性,即用一个“恒”字概括。“恒”,从道体上看,是恒常不变、如如不动的,对应《易经》之不易法则;从相上看,是千变万化,变化无常的,对应《易经》变易之法则;从用上看,是至简的,大而化之,无非阴和阳的冲和罢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应《易经》之简易法则。

从体相用三段论来说,第一个“道”字指道体而言,对应佛家的“法身”(本体);“可道”之道,指道的功用(或说法理)而言,对应的佛家的“报身”(法理),“非恒道”之“道”指道的虚相而言,对应佛家的“化身”(事相)

因此,守住道体,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应《易经》简易法则),最后达到体相用一气呵成,理事圆融、无碍,超然物外而顿入自在、逍遥的人生理想境界。否则,失去道体,心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忘本而落入无明之中。

从内道而论,不论是道,还是可道之道,抑或恒道或非恒道,这些都是从心性中生出来的名词法相而已,剥离了这些名词法相,剩下的那个东西,才是修道者真正要得到的,这个东西,如果给它一个名字,我们叫它性(或言自性,本自具有的特性),所谓性,生心者也,而非生殖之性。西方心理学自“弗洛依德”开始,将生殖之性视为一切的元动力,是东学西渐过程中,西方人对中华修炼文明思想内核的最大的误会、误解和误判。

因为“性”才是最根本、最真实的,所以也叫它本心、真心、本来面目,也叫自性、觉性,所谓自性就是自然天成、本自具足、本自具有的特性,它不在天边而近在眼前,我们能思、能见、能听、能闻、能触那个东西即是。但因凡人多喜欢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好高骛远,故老子退藏于密,称其为道,旨在教人借道来明心(明悟真心)以见性(照见本性),大德云:心即道,道即心。心和道是一不是二,修道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道,二者是一不是二,故称之为不二法门。修心(或言修道)第一目标,旨在“见性”二字而已。

《易经・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下万物包括人在内,无一不是“负阴而抱阳”(参见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本是自然,自然而然,本来如此,这就是道。阴是自然,阳也是自然。白天是自然,夜晚也是自然。善是自然,恶也是自然。美是自然,丑也是自然。对是自然,错也是自然。好是自然,坏也是自然。何来对立?之所以产生“对立”,皆源于人意识心粘附、粘连在阴的一面或阳的一面,不能自拔而产生的分别、执着、妄想罢了。一有分别妄想执着,即不自然,背道而驰了。“继之者善也”能将阴阳这个自然之“道”承继下去的能量就是善,此处的“善”是超越了“阴阳二元相对”意识心的“上善”,是纯阳无阴的“明德至善”。“成之者性也”生成这个阴阳之道的那个母体是什么呢?就是性。“性”即本性,是本自具足的特性,也即阴阳之道本来如此,阴是一个象,阳也是一个象,二者本来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它根本无需人心的干预,是自然天成的,这就是性。

《论语》中,子贡论及孔夫子的教诲时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弗可得而闻也已。”此处之“性”即心性也,“天道”即孔子承于老子而来。性与天道,一内一外,一阴一阳,一里一表,天道无极,心性无边,难以言传,只能体悟。不可以有为法而修得,只能以无为法而证得。由有为进入无为,则不可得而自得,故子贡说“弗可得而闻也已”,此话非子贡感叹而言,而是如实的道出真谛罢了。由此可见,孔子与老子思想是不谋而合、一脉相承的。(参见《道德经》第56章: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害。)。

再至子思著《中庸》更是盛唱“自性”之博大精深,其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直截了当的指明“性”乃天然具有、与生俱来、自然赋予的人生使命,只有“率性”,也即践履人生使命,才是“心”从人道进入天道的表现。“修道之谓教”,即要时刻内观、看护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念念不离自性,用“真心、真我”来待人接物,这就是在修道,这就是化“自我”为“超我”的自我教育成长过程。

同样,佛祖灵山拈花,迦叶一笑,会道于心,花开见佛悟无生,进而退藏于密,教外别传,开启禅宗法脉。后由达摩祖师传至中土,再至六祖惠能大师发扬光大,惠能大师开悟后畅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个“何期自性”淋漓尽致的道出“自性”之特性,直指人心,见性成道。

又至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后,融三教圣人心学法脉于一炉,其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一句,阐明圣人心要法旨,其“吾性自足”一句,与惠能大师“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无二无别,可见三教圣人,所传心法皆指向一个,除此之外,再无别物。

心性本自清静、自然、无为、无执,生命德性能量本自具足,故本无需刻意修持,怎奈受无明习气所染,妄把“自我”当“真我”,故凡人多好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难以体认真我存在。把“意识心”当“真心”,肆意妄为,自欺欺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故易导致身心分裂,不能合一。有基于此,圣人苦心孤诣,开方便之法门,拨阳入阴,透过“自我”内观“本我”,教人借修道而破迷开悟,明心见性,破除妄想、我执、法执,透过有生有灭、无常的“非恒道”进入不生不灭、恒常存在的“恒道”,从有为顿入无为,进而体悟生命灵体的永恒常在,激活本自具足的生命潜能,践履上天生而为人所赋予的人生使命,拨阴转阳,完成从“自我”到“超我”的人生蜕变。

第二句:“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白话意思是:道之名,如果可以用文字命名的话,那就不是恒久之名了。此处,老子向修道者揭示道之性体是真空或真无的,真空、真无不是顽空,不是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能生万有之空、之无。真空、真无才是道体的真实之相。因为真空、真无,所以一切皆是“不可得”(参见第56章: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害。)的,一切皆是“无所依止的”(参见第20章:其若无所止)。而道的名字是“有”,它已经被人为的起了名字,就如罐头被贴了标签,命名为某某品牌罐头一样,已经有了名字相了,但是我们不能把标签当成罐头本身。

道亦如此,所谓的“有”或“无”都是道一个标签罢了,其目的只是为了方便人描述和理解它的特性而已,所以,不能执“有”为“空”或执“有”为“无”,也即不能执着的将“道”或“道”这个名字以及描述“道”的所有言语文字名相认为实有的,甚至不能执“空”为“空”,或执“无”为“无”,因为空、无两个字也是人的“意识心”中,对“道”所产生的一个概念而已,属于文字名相。但为了让人方便理解,老子也只能勉强用道、大、谷神等名词概念及五千言的言语文字名相来描述它的真如实相。

因此,对修道者来说,当借助五千言文字名相体证到“道”的真如实相后,就要从这五千言的文字名相中超脱出来 ,不能执着于五千言文字名相,如此才能使心彻底从名相中解脱出来,心解脱出来了,也就清静、自在了。

第三句:“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白话意思是:虚无,是天地初始时的能量状态;实有,是万物初生时的母体能量状态。

此处,老子向修道者描述了“道”体生化天地,继而天地生化万物的初始能量状态。“无”对应的是“道生一”的“一”,也即先天一气,它的状态是虚无的,是难以测知的。“天地”对应的是“一生二”的“二”,也即一气化天地,从先天转为后天,它的状态是分阴分阳的。“有”对应的“二生三”之“三”,也即天地阴阳二气对冲后的能量和合状态,也即本段中的“万物之母”,它的状态是实有的,是可测见、可测知的。

第四句:“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白话意思是:所以,要持之以恒的修行,将心之欲念滤除(恒无欲,指无为法),使其进入虚无(如暗能量之类)之境,才能内观道初始之时的奥妙;在前面基础上,要进一步持之以恒的保持探索欲望(恒有欲,指有为法),使其浸入实有(显物质)之境,如此,才能观悟道生万物的关窍之所在。

按照上医学派的内观修行体系,“恒无欲,以观其妙”对应的是太上内观心法,是无为法;“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对应的洗心退藏功,是初有为再渐入无为的次第修法。

注意:本句的“也”字已明显提示出如何断句才最符合老子原著。我们若将该句断成“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或“故恒无欲,也欲以观其妙。”都不通顺,只有在“也”字后断句,才通顺并合乎语法。

另外,“也”字属于语气助词,对修行者来说,语气助词并非是没有任何作用,可以忽略的虚词, 而另有其特殊意义。所谓语气助词,就是在经典诵读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调动身体气机,使其在经络中畅通无阻的运行。故,语气助词有调和气血、畅通经络之效,甚至可以调理因气机阻滞产生的一些虚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所以,上医学修行理论认为:读经通经。常读经,可以起到畅通经络的效果。

本句,老子并未说“无欲”和“有欲”孰优孰劣,二者皆源于心体,只是体相用的不同罢了。无欲,则自然回归于心体,归于心体,则道体清静玄妙之性自然显现;有欲,则心体随外缘所自然显化出不同的相和功用,当显化出相用时,则据此相用而反观,反观其生灭变化之相的那个源头在何处。两种观法一个是无为法,一个是有为法。法虽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二者皆指向心体本性。所以,二者并无高下、优劣之别。

“欲”,本源于心。此处,老子以一个“欲”字,已经十分明显的暗示修道者该如何修道,也即:名为修道,实乃修心。“欲”就如进入道境的一道门槛,门槛的外面是有,门槛的里面是无。迈进门槛,方能进入先天无为之道境;从门槛迈出,就进入后天有为之器世界。

再举例说明:无欲,就如同平静的大海;有欲,就如同大海的波浪。那么,有波浪的大海是不是大海本身呢?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当海水静止时,现出一个平静的相,我们就称之为平静的大海。当海水动荡时,现出一个波浪的相,我们就称之为汹涌的大海。不管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汹涌的大海,二者其实都是一个东西,都是大海、都是水,它的本性是不变的,它本来是平静的,只是因为外缘(风或地势)的出现,才显化出波涛汹涌之相罢了。所谓无风不起浪。风起,浪亦随之而起;风平,浪亦随之而静。浪是随风而起的,所以,我们不能把“浪”当成大海的本性,只有平静才是大海的本性。

修道者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要证悟道的本性,我们这里称之道体。而道之本性与心之本性(我们这里称为心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注意,这里说的是心体的本性,而不是我们的肉团心。),心体本性可以包纳宇宙,可以是无极的,可以没有极限的周游虚空法界,而道体也是如此,也是无极的。心体与道体是完全相合的,如果不从心体上去修,而只从肉体上下手的话,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体认到的。当然,若用量子理论来理解,把肉身不断分解,它最后也是归于虚无,归于无极的,只是普通人很难有如此深度的认知罢了。

老子教人修道,更多是从心体去修的,即:若要证悟道体或心体本性,必须破除“欲”的障碍,不能被“欲”所牵引,如此才能觉知心体之平静本性。就如观大海一样,大多数人只注意到浮于海面的波浪的汹涌之相,并且容易把波浪当成整个大海,进而随波逐浪,却无视其原本平静的真实本性了。 因此,当“有欲”之时,要以清净本性觉照它,觉知“欲”本身也只是本心因“缘”而生的一个虚相罢了,并不是本心的实相,因此,不必执着于它。如此,就能使心从“欲”中解脱出来,而不被其裹挟着四处流浪,烦恼丛生而迷失真我。

当“欲”生起时,心能即刻觉知它是“虚相”的这个觉知的方法,就是修道的关窍所在,这就是“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的深层法义。“观其所噭”,就是当“欲”生起时,即刻觉知其从“有”归于“无”这个有无转化的中间枢纽之方法,说的透彻点,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清静”二字。

第五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承上句,不论是“无欲”还是“有欲”。二者同出于本心,虽然名字不同,但同以“欲”来称谓。也即:恒无欲,是欲;恒有欲,也是欲,因为有一颗“恒”心存在。此处老子向修道者指明:修“道”是向内修的。欲要得道,必先识本心。

第六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承上句,尽管“本心”看起来玄妙又玄妙,但这(指心而言)恰恰是探观最究竟、最玄妙的大道的方便法门。此处,老子似是故弄玄虚,其苦旨无非在于引发世人对“道”产生无比好奇的念头,对“修道”产生无比的向往,通过“修道”来觉悟本心而已。

从上医学性命双修的角度来看,“玄之有玄,众妙之门”第一个“玄”对应的是命身,第二个“玄”对应的是性身,“玄之又玄”指的是命身与性身的结合部或临界处,此处即是“众妙之门”,也即“玄关”所在之处。

道家“玄关”一词在佛家称之为“总持门”、“大总持门”、“大陀罗尼门”等,二者虽名词叫法不同,但法义却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开玄关,就是佛家所称的“开悟”,也即明心见性。修道,就要修玄关。或者说,修玄关才是修“正道”。元·陈虚白《规中指南》中说:“论内丹三要,首论玄关。”。玄关一开,则胎息自成,丹基自立,接着一路向上修持,在事相上勤加磨砺、巩固,久之自可进入“头头皆是道,法法自圆成”之先天道境中。道家南宗二祖石杏林曰:“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即是此意。

古人云:玄关一窍最难明,不得心传莫妄行,若识念从何处起,方知道在个中生。玄关在何处呢?有人说玄关在上丹田,有人说在中丹田,有人说在下丹田,其实玄关无处不在。从微观处说,玄关即是归根复命之关窍,它就在一念间,丹诀云:念头动处即玄关。所谓念头动处,也即《中庸》所言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未发之处,老子言:“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所谓守中即是守此玄关一窍,此窍也即自性真我所在之处,它随内外缘显化出各种念头,当念头强烈到一定程度时,则又显化成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修道者若修行至“玄关”境地,则自然胎熟丹成,明心见性,大道现前。

玄关无处不在,本来无需刻意去守,奈何很多人整日心外驰求,着于境相而活在虚妄里,故老子悲心智运,教我们与其“多闻数穷”,不如“守中”通过守此玄关一窍来培植定力,增长智慧。换言之,修道就是透过命身修炼(有为)进而完成性身修炼(无为),然后再反转过来,以性身统御命身(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

具体到修炼层面,就是先在人身假定一个穴窍为“中”处,然后内观此窍,使心专注于此窍,牢牢守住此窍,久而久之,本心开显,元神主事,自然定力十足,自然不会再痴心妄想、肆意妄为了。 陈泥丸真人曰:“凝然静定,念中无念,工夫纯粹,打成—片,终日默默如鸡抱卵,则神归气复,自然见玄关一窍。”《性命圭旨》中云:“常将真我安置身其中,如如不动,寂寂惺惺,内外两忘,浑然无事,则神恋气而凝,命炼性而住,不归一而一自归,不守中而中自守”。皆是此理。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