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灵枢识

五邪篇第二十

诸本无篇字。马云:内论五脏之邪,故名篇。

上气喘,汗出 志云:上气喘者,肺气逆也。

膺中外腧 马云:云门、中府等穴。

背三节五脏之旁 脏,张本作节。马云:背三节旁之肺俞,及五椎旁之心俞穴。志云:乃肺俞旁之魄户也。简案:《甲乙》作背三椎之旁,乃谓肺俞,《甲乙》为是。原注颧字当作顀,史音顀,音椎可证。

按之快然 张云:觉快爽者,即其真穴。

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张云:缺盆,足阳明经穴也,手太阴之脉,上出于此,故当取之,以散越肺邪,但忌大深,令人逆息。志云:缺盆中者,手阳明经之扶突,盖从腑以越阴脏之邪。

邪在肝,(止)时脚肿 张云:两胁中痛,肝之经也,寒中水乘脾胃也,恶血在内,肝所主也,行善牵掣其关节,肝主筋而邪居之也,肝经自足大趾上行内踝,故时为脚肿。《甲乙》掣作瘈。简案:掣纵,又作瘈疭,知二字义同。

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甲乙》掣作瘈。张云:足少阳经循耳前后,足厥阴主诸筋,而与少阳为表里,故取耳间青脉,可以去掣节。志云:耳间青脉,一名鸡足青。简案:《甲乙》瘈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盖谓此穴。

阳气有余,阴气不足 简案:诸注以阴阳分说脾胃,恐非。

阴痹 马云:阴痹者,痛无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痹论之所谓以寒胜者为痛痹也。(后世以为白虎历节风,又曰痛风。)志云:在外者筋骨为阴,病在阴者名曰痹,阴痹者,病在骨也,按之而不得者,邪在骨髓也。简案:至真要大论云:阴痹者按之不得。即是。

肩背颈项痛,时眩 马云:此皆膀胱经脉所行,以肾与膀胱为表里也,且时时眩晕,亦兼膀胱与肾邪也。

喜悲 马云:本神篇曰:心气虚则悲。然实则亦然。

调之其输也 马云:邪客篇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其外经病而内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