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重订通俗伤寒论

第三节·食物调理法

伤寒温热之症,多属胃肠伏邪,早已失其消化力,最宜忍饥耐饿,平卧安静,热退舌净无苔,始可渐进粥饮汤,渐进渐浓,不致转复,爰将瘥后进食法,食物之忌宜,食物调补法,胪举于下。

(甲)瘥后进食法

庞安常曰,凡病瘥后,先进清粥汤,次进浓粥汤,次进糜粥,亦须少与之,切勿任意过食也,至于酒肉,尤当禁忌,若有不谨,便复发热,名曰食复,王士雄云,瘥后必小便清,舌苔净,始可吃粥饭、鲫鱼、台鲞之类。

油腻酒醴甜食新鲜补滞诸物,必解过坚矢新粪,始可渐渐而进,切勿欲速,以致转病,陈氏云。

伤寒初瘥,进食最难,如胃中余热未清,进食过早,则邪热必复发,若胃热已清,舌苔亦净,不与饮食,使几微之元气一脱,从何处续命耶,此际全以验舌苔为主,如胃中有积热者,舌必有苔,苔必干燥,重则焦槁,甚则芒刺,在此时期,止可与白滚汤频频调之,禁绝谷气,全要使胃脘空虚。

则邪热易退,今之为父母者,不知伤寒食复之利害,但狃于平昔之爱好,止记伤寒之不吃粥饭,而床头果品,枕边酸甜,一概不禁,不知此等滋味,一入胃肠,则稠粘胶结,反助胃火里邪,其害甚于谷气,如果看得舌苔渐净,即宜渐进谷气,以扶正胜邪,其法、先用荷叶擦洗杓器,次用青竹叶带水一滚,倾去竹叶,止用净水一碗,次入嫩鲜芦根指大数寸,置汤中一滚,再去芦根,次入陈冬米研磨之粉,法以水搅和粉,澄去沉底粗者,止取上浮细者,入前汤中十数沸后,粉糊已熟。

芦根、竹叶,气清香入胃,能回清气退浊气,有湿化湿,有火清火,有痰消痰,如有燥粪,自能润下之,此伤寒瘥后进食第一法也,其糊初进最薄,续进逐渐加浓,至后进糜粥软饭,若进米糊数日。

大便不下,药方中加当归、紫菀、麦冬,大便液足,燥粪自行矣,若误用大黄,多损气血阴液,戒之戒之。

(乙)食物之忌宜

伤寒温热愈后,虽能食糜粥软饭,正气未复,凡饮食居处,俱不可不慎也,如酒肴、甘脆、肥鲜、生冷等物,皆不可犯。

少食而频,则易运化,不可过饱,及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也,不但油腻腥发麴 炙 ,薰灼脏腑者。

固宜禁绝,即瓜果生冷,凡能冰伏脾胃者,亦宜禁不入口,最妙以萝卜汤,陈干菜汤,疏导其胃肠。

渴则饮清快露,和开水少许,或但饮细芽茶,输运其精液,病势轻减后,佐其点心,可略进流动性之滋养品,如藕粉、燕窝粥,及开水冲鸡蛋等,每次之食量宜少,每日之次数宜多,不过以之略充饥肠而已,病将就痊时,凡各种未熟之果实油类,及一切之固形物而不易消化者,均不宜入口,恐损胃肠,反增病也。

(丙)食物调补法

程钟龄云,药补不如食补,凡病邪未尽,元气虽虚,而不任重补,则从容和缓以补之,相其机宜。

循序渐进,脉症相安,渐为减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以底于平康,故饮食之补,但取其气,不取其味。

如五谷之气以养之,五菜之气以充之,每食之间,便觉津津汗透,将身中蕴蓄之邪热,以渐运出于毛孔。

何其快哉,人皆不知此理,急于用肥甘之味以补之,临时虽精采健旺可喜,不思油腻阻滞经络,邪热不能外出,久久充养完固,愈无出期矣,庞安常有鉴于此,如所云凡病新瘥,只宜先进白稀粥,次进浓粥汤,又次进糜粥,亦须少少与之,不得早吃肉食,旨哉言乎,顾松园云,百合麦冬汤,清肺止咳。

真柿霜消痰解热,人乳为补血神品,童便为降火仙丹,悉尼生食能清火,蒸熟则滋阴,苡仁汤、肺热脾虚。

服之有益,淡莲子汤、芡实粥、遗精泄泻,最属相宜,扁豆红枣汤,专补脾胃,龙眼肉汤,兼养心脾。

鳇鲟鳔、线鱼胶、(同猪蹄、燕窝、海参、或鸡、鸭、荤中煮烂、饮汁更佳)填精益髓,凤头白鸭。

乌骨白鸡,补阴除热,猪肺蘸白芨末,保肺止血,以上诸物,病患如已食饭多日,行动自如,方可随宜恒食,此食补方法之大要也。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