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健康学-健康自己把握

自我保健

人最难战胜的是自我,自助者天助


自我保健是社会综合保健的起点和落脚点,自我保健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保健的水平和能力。

一、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以现代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形式,采取一切有利于健康的自我保健措施。

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支持。“互助”是自我保健不可缺少的条件,“自助”是自我保健的核心及发挥自我保健的关键。

自我保健与疾病预防含义不同。自我保健是在致病因子或机理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使人尽可能地具有健全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而疾病预防则是为阻断致病因子或环境因素对人体发生作用的途径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所以自我保健具有更积极的意义,贯彻在三级预防中,它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

二、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自我保健首先要改变健康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了解健康知识,知道该如何去健康。

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在肯定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要靠自我来调节和培养。自我保健强调个人在健康中的主导作用,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发挥能动作用,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因素,改造不利于健康的环境因素,使自我与环境相适应。

(一)生理调节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自我保健的一种具体方法。正常人每日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和肌肉收缩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常见的形式有散步、跑步、体操、球类、太极拳、气功等。

充足均衡的营养:是指人体内所需营养成分:脂类、蛋白质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及水等的供应保持正常比例,维持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平衡。高血压、中风、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失调、溃疡病、慢性胃炎等疾病,均与饮食关系密切,所以一定要注意食品的营养搭配。

起居有节,劳逸结合:很多人工作时感到劳累不堪的原因,不是工作量太大,而是不会掌握工作节奏。工作起来不休息,很快就会疲劳,工作效率也会下降。另外,假日,昼夜颠倒,通宵不睡,假日综合症患者数量直线上升,应引起重视。

(二)心理调节

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增进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心理状态健康主要指个体的智力健全、情绪正常,行为协调,反应适度等。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我调节:是指个人的内心愿望和要求与外界要求相一致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控制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自我调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应学会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诱导调节:是指通过舆论、教育或他人劝解来实现的心理调节。如当个人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危害性认识不清时,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疏导和宣传教育,以改善不良情绪和不良生活习惯。

胁迫调节:指通过强迫的方法实现心理调节。如对吸烟者制订在公共场所不许吸烟的规定。这是利用社会调节手段,给受控者在心理上造成压力,使其接受社会调节。

(三)行为矫正

个人不良行为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先有认识改变,其次态度改变,最后是行为改变。行为矫正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限制方法:限制是对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采取适度制止的方法,如限制吸烟、酗酒等,这对防治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强化的方法:强化是指加强和巩固良好行为的方法。如已发现的良好行为虽然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不断的强化之,让其放大,达到树立良好行为,减弱不良行为的结果。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