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老子修真心传

第六十五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国,国之贼也;以不知知国,国之德也。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释义:本章经文承接上章,是对上章的进一步总结与阐发。

第一句:“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所以说,得道的圣人,教化民众修道所用的方法,大多不会明示,而是退藏以密,以隐喻的形式让民众去参悟,这看上去是在愚弄民众,但是实际上都是随缘教化的方便之法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如老子在第58章中所说的“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因为人迷失自己的本性已经太久太久了,以致于“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把正常的认为是奇怪的,把良善的当成妖邪的,完全的是非颠倒、好坏不分了。所以圣人为了顺应民众喜好向外攀缘、贪执、认假为真的妄心、妄念,不得已而以“妄法”为之,其目的也无非是为了以妄治妄,最终使民众觉悟本心而已。就比如,老子在本书所勉强虚构出的“道”一样,他极尽所能的使其形象、逼真,使其接近于心体本性,并以此来教化民众,让民众生起无限的好奇向往之心,并愿意参照着它去修持,这就是典型的以妄治妄法。

另外,在修行方法上,圣人更是用心良苦,无所不用其极,构造出如因缘法、生灭法、禅修法、无常法、阴阳法、五行法、八卦法、唯识法、丹道胎息法等等各种修行方法,甚至虚构出的各种神像,如佛相、菩萨相、罗汉相、天人相、恶鬼相、畜生相、地狱相、极乐世界相、天堂相等等诸法相,其目的皆在于投其所好,教民众根据自己所喜好的方法修持而已,但是,不论何种方法,其终极目标都是指向本心自性,都是为了教人明心见性,觉悟真如本性而已。由此,我们也可以明辨出法之正邪,即:凡是不以教人向内求,教人明心见性、觉悟本心本性的教法,都是邪魔外道,是真正的愚民之道。

第二句:“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紧接着,老子再次指明为什么“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的深层原因。就是民众之所以难以自治其心,就是因为这颗心太有为了,太强烈的向外攀缘了,它不断的学习、获取各种学问知识,最后以致于认假作真,迷失本性,对本性明明一无所知,却自认为无所不知,这就是所知障,就是法执。执着于有为之法,终不能明悟无为之道。

第三句:“故,以知知国,国之贼也;以不知知国,国之德也。”“以知知国”,第一个“知”字,指知识,是后天识神从外部学习所得,也即记忆学问。第二个“知”字,指觉知,源于先天本心本性。“国”,指身内之国,心为其国王、主宰。此句意思是说,如果用后天所学到的记忆学问去觉知心体本性的实相,那么,这些记忆学问本身就会障碍、遮蔽住本性,它们就如同盗取本性真如实相的贼一样。用妄相把真相掩盖,用虚相把实相掩盖,这不就是“国之贼”吗?反之,“以不知知国,国之德也”,如果不以后天记忆学问去觉知本性,也即不执着于后天所学的一切知识、学问、方法,远离一切法,除一切相,这就是“国之德也”,也即觉悟本心最根本的性德能量。

当然,这里并非是说不要人们不去学习后天知识,人来到世间,为了生存需要,很多知识是必须要学习的。就如语言文字来说,如果不去学习运用它,就根本不会知道圣人在经书里藏有这么多的宝贝。对修道者来说,起初可借助记忆学问,比如借助文字本义去思维本性,但是务必明白,这些都是有为法,方便法,到了最究竟处,必须剥离文字的表象、剥离法相之表象,参悟其背后之实相,也即如老子说的“袭常”,才能真正见道,也即明悟本心。

第四句:“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此两者”,即“以知知国”和“不知知国”这两者,本句意思是说,当觉知了“以知知国”和“以不知知国”这种情况的区别时,就知道该如何修道了,这也是稽考、检验修行方法真伪的法式。

第五句:“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是天地之色,如水般,黑而清澈透亮,“玄德”就是描述性德能量光明之色。承上句,本句意思是说,时时觉知这个稽式,并以此来经常校对、检验自己的修行境界,这种校对、检验过程本身,就是在开发显化性德能量之智慧明光的过程。

第六句:“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承上句,意思是说,这种光明的性德能量的功用是深不可测的、对人的影响也是十分久远的,这种性德能量与物质能量的获得方式是正好相反的,此处指性德能量是从内在心体本性所获得的,而物质能量是从外部的物质中所获得的。“乃至大顺”,内心常常葆有此性德能量,就可以让修道者处理一切事情,都能最大化程度的顺乎天道法则,也即行事顺乎天道、与天道几乎趋于一致。

此段,老子又一次使用“愚之”的策略,退藏于密,将心体本性封藏于道体之中,并用极具诱惑力的词汇,向世人描述道体之性德能量的无比强大的功用,旨在以此激发起世人对道的好奇心、对修道的无限憧憬、向往。尤其是“与物反矣”一句,更是老子所埋伏的一个秘密指引,此句暗暗的向世人指示出这种性德能量并非源于身外之物,也即不能从身外之物获得,既然不能从身外获得,那应从何处获得呢?这就需要修道者自行去用“心”体悟了。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

上一节 返回目录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