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释义:本章经文,是从阴阳立论,通过“三知三守”言明如何参悟阴阳之道,并将其运用于生命修炼之中,也即如何从阴阳返回无极大道(三归于二,二归于一,一归于道)。然后再经世致用,将用无极大道落实于天下治理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就如太极图上的阴阳鱼一样,统一于一个整体(也即一气周流),最后皆归于无极大道。
第一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此句讲如何从雌雄之阴阳二性中来证道。首先,雌雄二者皆源于雌体(雄体也是由雌体化生出来的),那么,最元始的那个雌体(是指道体未显化出来的状态,是绝对的本源之雌,不是相对的雌雄之雌。)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源于先天一气(也即“道生一”之“一”)。先天一气就是先天性命,它是绝对之雌,至纯至柔,它就像从天上降下来的一道纯净的溪水一般(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修道者只有不断修为自身(也即如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炼功夫),使先天一气的潜能如天溪之水一样源源不断、绵绵不绝的流淌出来,肉身才能恒久的显化出天德能量(天道能量作用于人身,就是人身之性德能量),心就能合于天道而不离不弃,最后回归到如纯真的婴儿般的“天”真无邪的道境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知其雄,守其雌”是一个混然的整体,不能分割来看。知与守,是无为法,不是有为法。是自然的知,自然的守。不是强心作意的知和守。“知”是心的了知,“守”是心的暗守,都是心体的自然起用。此处之“心”乃指自性真心而言,非指妄心妄念。“知其雄”,是自性真心了知“道体”显化为雌雄后的雄的样貌,只是了知,了知就是自然明了。即哪里知,便哪里了,当下知,便当下了,并不再继续做进一步的妄想分别。这就是自然的知、自然的守。另外,暗守是自然的守,而不是强守,也不是明守,而是内守。它是了知雄体(或妄念、显意识、阳体)后的自然无为之内守,或者说不守而自守。
第二句:“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白”指道性之白,道性作用于人,即人之自然本性,也即自性。所以,此处之“白”也指自性之真心本来是白而不染的。“黑”指道体之黑,道体作用于人,就是人之心体,也即自性之真心的本体,它又是“黑”的,是被妄念一染再染,层层尽染的。就如太阳看上去光明万丈,但它的内部黑子却是黑不见底的,“黑”就是太阳的能源,没有能源,太阳怎么可能会发光进而释放出无量的阳热能量呢?又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不经过淤泥的层层尽染,一染再染,莲心怎么可能超拔出来,进入一尘不染的纯净境界呢?所以说,佛(道)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妄心妄念就如同能源和淤泥,虽名为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妄心妄念,人哪里会有如此的创造力呢?
换言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白也自然,黑也自然,一切自然而然。人的妄心妄念也是自然而然的显化,不断的将自性真心一染再染,不可能作心用意去强行抹除它,因为自性真心的本来特性就是空的,只是随缘自然显化而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妄心妄念也是自然而然的,它是成就自性真心不可或缺的资粮。或者说,妄心妄念是资粮还是淤泥?就看我们的心有没有觉悟智慧,会不会去开采利用它们了。没有觉悟智慧,就会陷入进去,身命就会岌岌可危。有了觉悟智慧,就会超拔出来,性命就会光芒万丈,万人仰望。
因此,成就智慧法身,才是修道的终极意义。当我们能“知其白,守其黑”,即能了知“道性”之白,同时又能内守“道体”之黑时,这就是由天上自地下贯通生命修炼的终极法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按照这样的法式修为自己,肉身所显化出来的性德智慧光明(天道能量作用于人身,就是人身之性德能量)就会普照一切,圆融无碍,无丝毫的疏忽差错。“复归于无极”心就能彻底的解脱妄心妄念等所有一切的缠缚,自性潜能完全得到释放,最后回归到没有极限的道境之中(也即:炼就了最究竟的智慧法身)。
第三句:“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这一句是前两句基础上递进。也即通过修道,最终实现自心合于天道、性德开显、智慧法身成就之后,如何将其进一步在尘世间进行运用。
荣,是虚荣、荣耀;辱,是凌辱、辱没;这是人处于二元相对的器世间常常面对的两样东西。同样一件事,有人会赞叹你,也有人会辱骂你;同样一个人,获得荣耀的同时,也会招来诋毁。这些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如何面对他们呢?秘诀还是在“知守”二字上。把这两个字参破,明白如何知,如何守?这就是大智慧。参破“知守”两字,就能将天道法则(天下式)自如的运用了。前面讲过,知,就是知了。知了、知了,即知即了,随知随了,当下知,当下了。一了百了,了了无痕,归于无极大道,就不会在“得到荣耀或受到凌辱”后生起“虚荣或辱没”得失之心来,知荣守辱,就是面对虚荣与凌辱,或荣耀与辱没,自心了知这些都是平常事,没有什么稀奇的,不必为此而“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让心为此而惊跳不已。
当妄心生起了“虚荣”时,只是以一颗清静心来如实的了知它,很快虚荣就会灰飞烟灭。心受“辱”了,只是在心了知的基础上,暗守住它。前面讲过,暗守不是强守,不是忍气吞声,不是憋着或压制的方法。而是以一颗清净心觉照它,用清静心自然而然的随守“辱”的情绪,随守它一小段时间后,它就会自然而然的被清净心湮灭掉了。这种“守”的功夫,是顺势而守,是自然而守,或者说是不守而守的功夫,这才是大智慧。
或者说,知,是了知。守,是在了知后的进一步功用。荣辱就像磨刀石,专门来磨炼我们的心的,不经千万遍磨砺,心性之光怎能开显呢?怎能在一切荣辱面前“快刀斩乱麻”快速将其斩草除根,而恒久保持一颗清净心呢?
“为天下谷。”当参透“知守”二字的天机,并以此来修为自己时,面对所有的荣辱,心就像是由天上向地下瞬间贯通的一道空谷一样,豁然开朗,清静虚无,一切荣辱都可以包容,一切荣或辱的妄念,都可以将其瞬间清洗冲刷干净。“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只有这样修为自己,肉身所显化出来的性德能量才会恒久,且永远充足。“复归于朴”性德能量恒久充足,才能支撑我们的肉身反朴归真,我们的生命状态才能朴实无华,视一切虚荣、凌辱如过往云烟。
接下一句,“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朴”是道体的真容、实相,是道性的本源状态,也是生命的实相和本源状态。心回归自性,守住朴素的大道本体,并沿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生的管道自然流散开去,则天下万物自然显化其器用。得道的圣人善加运用这种天道思维,就能成为天下百姓的官长。
“故大制不割”“大制”就是以大道管制天下,“不割”就是不会有任何的割舍,一切都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参见第27章:故无弃人...故无弃物)。
本文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tunyi13166124885;本文非处方,如需治病,请联系医院。